「釣魚台」幾時開始改叫「釣魚島」?叫了幾十年改來幹嘛?
九十年代我在大學第一次接觸「保釣」,師兄師姐們告訴我七十年代岑建勳讀大學時也是保釣分子,當時岑在我心目中是喜劇演員,意想不到。
保釣運動真的是一代傳一代的,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單一政治運動,參加者在不知不覺間已成為了「老保釣」。
保釣不死,主要是因為它能吸納兩種心態:一、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二、反大日本軍國主義。(所以趙薇上次穿日本軍國主義旗短裙仔認真不智!)
曾經欺負過中國的國家多的是,但多為求財,不為劫色取命,奪去最多中國女人貞節和中國男人性命的首數日本軍,生命無價,即使我們罷買日貨十年都補償不來。
但我個人的仇恨心不重,正所謂寃有頭債有主,歲月不饒人,恐怕侵華日軍都所剩無幾,而且美國送了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寃寃相報何時了呢?
對於我,保釣運動的精神最終不在於中國人能否登上釣魚台建築燈塔、豪宅,而是保釣作為一種提示,中國人要脫掉那種被害者的特性。
甚麼是被害者的特性?就是可以容忍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