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愛倫(EllenBork)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最近一再表示:「我們與中國關係良好,是美中關係三十年來的高峯。」不過,有六項問題大概會令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出現摩擦。
台灣。總統大選不會紓緩台海的緊張狀態,也不會減弱北京向華府所施壓力,要求美國減少支持台灣。美國私底下擔心「一個中國」政策已經完全過時,在中國的威嚇下,又幾乎與陳水扁陷於對立。
中國會繼續加強軍力,台灣民眾亦愈來愈有主見。不少人希望大陸的經濟聯繫會減弱台獨傾向,很多時候卻適得其反。北京也受不了台灣日益民主化。
香港。北京斷然拒絕香港推行民主,又大罵民主派「不愛國」,華盛頓將被迫表明立場。華府多年來一直默然接受北京訂立的香港管治藍圖,彷彿它會容許這城市實行自治及發展民主。北京的構想剛好相反,因此香港人仍在追求真正自治及民主,又用選票表達訴求。
北京恐怕民主派在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取得多數議席。香港人在八九年支持天安門示威者,每年六月四日又悼念死於屠殺的人士,令北京產生疑忌。最近亦有香港團體發起簽名運動,聲援蔣彥永醫生。不管美國如何希望維持旁觀態度,布殊總統已表示支持民主,難免與北京出現衝突。
北韓。北京不但無助於解決北韓問題,甚至對此造成障礙,華盛頓無法不作理會。身為北韓食糧及燃料的主要供應者,中國的影響力不小,卻沒有加以運用,並繼續遣返北韓難民,無視於他們的可怖下場。北京表現最壞時,甚至依從平壤的意向。
人權。布殊政府聲言要促進世界各地的民主,卻讓中國成為例外。國務卿鮑威爾最近在國會作供,暗示美國將會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本年度會議上,恢復提出決議譴責中國。這項溫和的恫嚇已經見效:鮑威爾發言後不久,中國就把政治犯王有才逐往美國。美國在人權委員會發起的決議,會對歐盟造成更大壓力,阻撓它對中國撤銷武器禁運,並顯示美國採取更強硬的民主及人權政策。
西藏。由五十年代開始,西藏已遭受中國鐵蹄踐踏,情況慘酷。北京破壞西藏文化,達賴喇嘛亦年事日高,今年七月已有六十九歲。因此,為藏人爭取自治及自由刻不容緩。
雖然布殊政府日益重視西藏,但仍限於促請雙方「對話」,並不謀求具體的政治目標,例如對大量漢人遷入西藏、經濟上孤立藏人、破壞環境、軍隊進駐西藏高原等舉措加以制止。北京的大西北開發計劃,包括興建鐵路連接拉薩及中國內陸,將令上述問題更形惡化。現在也許是保護西藏宗教及文化,免受中國摧毀的最後機會。布殊總統大力支持宗教自由,不會對此視若無睹。
核子科技擴散。美國原則上反對擴散大殺傷力武器,卻容忍中國向巴基斯坦等國家售賣該等武器,華府將要正視這矛盾。雖然中國日益精於假裝參與國際反擴散事務,實情卻陽奉陰違。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中國多年來均向各國(如利比亞)供應核子技術及裝備。北京不斷有新的舉措(例如它早前與巴基斯坦達成協議,為該國興建第二座核電廠),無視於美國請求,兩國關係將愈趨緊張。
……………………………………………………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