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面對兩難的中國貨幣政策 - 何洋

蘋論:面對兩難的中國貨幣政策 - 何洋

從數字看中國經濟前景的確有令人憂心的地方,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26.7%。本年頭兩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更進一步以極速上升,較去年同期增加53%,為1994年以來同期增幅最高的。為防投資速度過快令經濟出現波動,去年8月人民銀行已透過存款儲備金這一貨幣政策試圖給經濟降溫,但效果有限。
為進一步收緊信貸,人民銀行近日公布銀行存款儲備金與資本充足率掛鈎的政策。簡言之,資本充足率低,不良貸款較高的銀行將面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這政策的目的明顯在於壓縮那些經營不善的銀行擴張信貸的能力。報道稱這新政策只適用於股份制及城市商業銀行,對四大國有銀行並不適用。
奇怪的是前兩者的營運情況一般都要比四大銀行優勝,以不良貸款率為例,2003年底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6.5%和12.85%,同期四大國有銀行的數字則為20.36%。現在經營不善的四大銀行不需面對較高的存款儲備率,經營較佳的銀行反而被收緊擴張信貸的能力,這政策的適用範圍明顯與其政策目標相悖,結果只能令收緊借貸的目標落空。更令人擔心的是這政策出現偏差的背後原因。
為加快改革以作上市的最後準備,四大銀行正透過以高速增加信貸的方法來減低不良貸款率。若新政策適用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其上市時間表將有被推遲的可能。為避免出現這情況,故把它豁免於新政策的適用範圍之外。
若以上推論正確,目前人民銀行在制訂貨幣政策時便要面對一個兩難情況。收緊貸款增長,以保持宏觀經濟平穩發展的政策目標將無可避免與銀行改革政策發生衝突,如何取捨,將是對中國新一代財金官員的一個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