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盲必讀 - 李登

港盲必讀 - 李登

別以為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很多老香港對香港的地理環境,根本不大了了。昨天說的大埔的「寨 香港叫寨的地方其實不少,亦寫作砦。饒玖才先生說這個字有時音變為仔,梓或紫。寨可指護城牆或欄柵,《廣東新語》說高者曰砦,平者曰圍或曰樓。九龍城寨,正是這個取義。
寨又解作山嶺地區險阻之地或小村落,有時是客語「仔」字變音。元洲仔,我想該就是元洲寨吧。方育平的《元洲仔之歌》那部電視片,就以這地區為背景。
沙田一個叫禾輋的地方,也經常給用作外景場地。輋亦作畬,指陡斜的山坡,在新界大都指在山坡闢成的梯田,以前屬於原住民刀耕火種的聚居所。埔,又來自客家話,指山腳較平的地方,今日又有幾人曉得大埔的取義?
埗,原作步,源於壯(僮)語而轉化成粵語俗字,解作碼頭或泊船艇之處。所以深水埗,當然跟水沾邊。朗,原作塱,指低濕田地或該處所建的村落,元朗就由此得名。
《香港地名探索》真挺有意思,對許多「港盲」(我是其一)來說,正堪當他們開眼啟蒙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