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聽歌 聲浪愈高 反應愈慢<br>音響過量車禍危機大增

駕車聽歌 聲浪愈高 反應愈慢
音響過量車禍危機大增

【本報訊】享受駕駛樂趣的車主往往都愛一邊駕車一邊聽歌,有時更情不自禁地把聲響愈放愈大。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司機在駕車時放大音響,卻令自己的反應會慢了半拍,在不斷變化的路面環境下,就會大大增加交通意外的危機。該研究指出,當音樂聲浪達九十五分貝,司機便要花多兩成時間作出反應。 記者:謝穎詩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加拿大最近完成一項噪音研究,十名參與研究人士在一個月內,分別在不同的噪音環境下完成一些指令。結果顯示,噪音聲量愈大,他們完成指令的時間愈長,例如一般辦公室環境,噪音量約五十三分貝,噪音量小但也足以令參加者要花多百分之五的時間完成指令;若噪音量達九十五分貝,即等同鄰近一部高速大貨車駛過,參加者更要花多兩成時間才完成指令。

呼籲設定聲量上限
負責有關研究的加拿大學者DuaneButton指出,有關研究證實噪音令人在體能上及精神狀態都出現遲緩的情況,愈大噪音便要愈多時間才完成指令。他強調,雖然所增多的時間不足一秒,但在路面上行車分秒間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一般司機在車廂內調校的音響聲量約有一百一十分貝,部份更高達一百七十分貝,故呼籲當地政府應為行車時的音響聲量設定上限。
聽覺學家鄭美君說,本港的路面噪音量已達八十五分貝,一般在車廂內播放歌曲一定會超逾一百分貝。噪音可以令人無法集中精神,反應慢,但每個人對噪音的忍受力不同,難一概而論到哪一個水平才會構成影響。她認為一般行車聽歌的音量要調校適量,不要掩蓋路面的信號為限。
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澤培稱,本港不少年輕駕駛者都愛放大音響聲量,連一般途人都聽得到,這種行為是十分危險,因為會聽不到路面的信號,容易釀成意外。他又稱,現時私家車輛的防噪音設施都做得很好,把外間的聲響差不多完全隔絕,司機在這時開啟音響聽歌,對道路的警覺性便頓時降低;他認為,駕駛者行車時,聽歌不要把聲量放得太大,並應打開一點車窗或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