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政治風險正在增加

投資縱橫:政治風險正在增加

人大突然主動釋法,對平息直選爭拗或有作用,但亦可能會為「一國兩制」帶來衝擊,這是一事兩面的看法,惟大家若仔細想想,人大釋法其實並不突然,近期兩地的爭拗,並非理性不理性的問題,而是沒有互信。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北京不應以法律為政治的工具,但法律由來為政治服務,乃不爭的事實,若不認清此事實,難以令問題朝理性的方向解決。
並非說爭取民主或直選是不對,但一切都須在時代框架容許的情況下推動,且要從宏觀的角度看,港人爭取直選,若只看特定的時間表,不考慮中央政府考慮的問題,例如特區之穩定、台灣問題、國際形勢以至內部政治矛盾等,自然難以在互信的基礎上找得共識,結果是各走極端,往下來可能是搞一些大遊行抗爭,對香港的政制及經濟發展全無好處,到頭來各方都是輸家,而香港人將輸得最慘。
筆者數月前曾指出,香港今年的經濟與樓市可堪憧憬,但政治問題將是今年最不穩的利淡因素,台灣大選、美國大選、香港立法會也選舉,各個選舉均會為香港經濟及股市帶來波動,現時看來,這些政治因素已開始發揮作用。
台選風波仍然持續,陳水扁操控了國家機器,能保持勝果的機會甚大,本欄上次提到「北京可能會採取先發制人」的憂慮,或可在今次人大釋法看出端倪,即時攻台的機會不大,但年底台灣立委選舉以至2006年修憲,極可能招來北京大量文攻武嚇,中美關係亦可能倒退,港股投資者對潛在的政治風險不可不知。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