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清場沒流血<br>馬英九贏漂亮一仗

柔性清場沒流血
馬英九贏漂亮一仗

【本報訊】身兼國民黨副主席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柔性清場策略奏效,一周來「左右做人難」的壓力頓然消失,一張俊臉昨天重新綻發笑容,雙耳傳來的盡是敵友恭維肯定的讚美說話。馬英九亦十分肯定自己的表現,讚揚昨日的清場行動成功,沒有警民衝突,甚至是一場從未有過的柔性清場行動。讚人自讚,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中國組

三二○大選後,國親陣營不滿選舉不公,正副總統候選人連戰、宋楚瑜率眾夜闖總統府前,展開歷時七日的街頭抗爭,令身兼連宋競選總幹事而又負責台北市治安及秩序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備受壓力。作為競選幹部,他理應支持抗爭;但作為台北市長,他亦應維持秩序,兩者孰重孰輕,費煞思量。民進黨政府窺準馬英九的尷尬處境,不斷向他施壓,要求他迅速處理府前示威,「打馬」之心路人皆知。

沒爆警民衝突再現笑臉
馬英九之後三度以市長身份勸喻總統府前的示威人士離去,均無功而還,並被群眾報以噓聲,尷尬之色盡現。最後,馬英九選擇走入人群,不僅批准國親合法示威至上周六晚,還以連戰代言人的身份上台發表講話,替示威者打氣助威,一洗頹勢,並要阿扁盡快作出回應。不過,國親「三二七」五十萬人大集會後,陳水扁又撂下狠話,要市政府星期一前清場。如何處理集會後不肯離去的人群,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馬英九昨日凌晨敲定以柔性方式驅散示威者後,一千名防暴警察既沒用上四年前驅散國民黨總部示威者的水炮,也表現得很克制,盡力避免使用警棍,徒手將人群或拉或抬。府前示威和平落幕後,馬英九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神情輕鬆,眉頭不再深鎖,俊臉笑容再現。他評論清場行動時指出,這是一場沒警民衝突及成功的清場行動,是一次從來沒有過的柔性驅離行動,透過警員、女警及國親黨工、各級議員的勸說,民眾都自行回家或移往中正紀念堂。他說,只有極少數人擦傷,他對台北市民高水準的表現給予肯定。
其實,早在前晚八時台北市政府的記者會上,馬英九已非常滿意「三二七」國親集會市府在人群控制方面的表現。馬英九說,集會人數四十六萬八千人,比國親「三一三」集會還多一萬八千人,而前晚十時為止,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只剩四千五百人左右。換言之,九成九的集會群眾都已離開,締造了群眾活動漂亮的紀錄。

肯定50萬人迫使扁回應
馬英九打完一場漂亮的「清場仗」後,沒忘記移師中正紀念堂繼續抗爭的國親支持者。他昨午立即前往中正紀念堂,以藍營幹部身份向現場群眾喊話,成為首名到中正紀念堂打氣的藍營重量級人物。馬英九十分肯定前日五十萬人集會的成效,認為陳水扁是在五十萬群眾的壓力下才回應國親的訴求,雖然晚了點,仍值得肯定。他呼籲群眾和平理性,「手段一定要正當,這樣才能獲得輿論與國際的同情。」

藍營轉至中正紀念堂作長期抗爭,群眾的熱情未減。
劉耿豪攝

藍營支持者搭帳幕,要在廣場長期抗爭。
劉耿豪攝

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成了群眾的訊息交流中心。
林啟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