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個默默支持着他的女人」嗎;七人欖球賽也不例外。你看見一個個雄赳赳、為着欖球在場上鬥過你死我活的勇士;背後其實有不少女性不遺餘力作出支持。正如下文的七位女士,就是她們令香港成為每支球隊最想參加的七人欖球賽賽站。圖/文:徐嘉華
回港度假幫手打氣
這位○二年「香港小姐」亞軍,去年九月返回英國伯明翰繼續未完成的大學課程。今次趁學校假期返港探親兼為今年香港七人欖球賽做大使。「任務」包括前陣子幫欖總拍了一輯電視宣傳片及欖球服裝廣告片;以及昨日到大球場頒發「香港國際七人女子欖球賽」的銀盃獎冠、亞軍。她說:「細細個已經跟家人來到大球場睇七人賽,大概來過十年了。今次做大使,不用花錢就可以在現場睇比賽,我覺得好開心。我有中英血統,當然是香港和英格蘭擁躉啦!」
24小時候命照顧周到
賽會安排二十四支球隊各一名接待員,而且要二十四小時oncall,目的是要各球員以最佳狀態參加比賽。曾是香港女子七人欖球隊代表的黃明恩,近十年都是中華台北隊的接待員;經驗豐富的她說:「因為七人賽的大小文件都是用英文寫的,欖總的人又多講英文,所以台北隊很需要我的繙譯。總之由練習時要喝的水,到安排練習場地,甚至是空餘時去哪裏打發時間等,都是我的職務。」
把守球場專責「執波」
今年就讀中六的慧妍第二次當七人賽的球僮;原來每一場比賽中,都規定有八個球僮分別在球場的四邊「把守」,當球員將球踢出界時,要第一時間執起;如發現欖球漏氣,又要馬上更換。捧新西蘭隊的袁慧妍說:「我好享受這個任務,因為可以在場邊近距離睇比賽。」
扭盡六壬推廣球賽
九九年開始加入香港欖總的李淑燕,主要工作是為這個大型的比賽找贊助及做推廣。大家看到地鐵、巴士、或者街上的七人賽廣告板,都是李淑燕的推廣手法之一。好似今年第一次免費讓本港大專生入場看首天比賽,加深年輕人對欖球認識等等,都是出自李淑燕的主意。她表示:「最開心是見到fullhouse(滿座),好有滿足感。最難忘是去年遇上『沙士』,好突發性,最後決定讓買了入場券的人決定是否要退票,最後退票有五千張。」
努力普及基層做起
令香港欖球隊在未來加入更多土生土長的本地球員,正是張淑芳的工作之一。加入欖總兩年的她說:「我的工作主要是做基層培訓,將欖球普及化,再從中挑選精英。所以由小童欖球到青少年欖球,到升到精英組,當中的訓練計劃、推廣及向政府爭取撥款等,都是我的工作。」
要球迷覺得值回票價
從八四年開始,李綺雲的公關公司接手籌辦香港七人欖球賽。正如她所說的,他們的職責除了向傳媒推廣比賽外;對球迷來說,是要確保每一年的七人賽都有一流的比賽氣氛、新穎及刺激的點子,總之要令到球迷甘心每年都樂意回來大球場看比賽。
示範球衣照顧女球迷
她已經連續第二年為本報示範七人賽紀念服裝,讓球迷注意到欖球衫不是男士的專利。近年,賽會推出不少女裝紀念Tee,就連平時穿慣闊袍大袖的梁穎瑜,也垂涎那些突出身段的女裝版欖球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