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說:「跟親你行山都要攀山涉水,好辛苦啫,有無啲淨係落山又有靚景睇嘅遠足路線先?」有,就在港島半山區,由金夫人馳馬徑落香港仔上下水塘,沿途風景美麗,林蔭處處,還可參觀歷史及戰爭遺迹,全程下山路無難度。
記者:戴維浩 攝影:梁細權
模特兒:阿虎、Yan(SunSpot)
旅程首站是警隊博物館,入口處的石屎模型,先教你了解博物館四周景觀,隔鄰有個現已暫停使用的巨型電話箱,供舊時駐守偏遠的警員專用,還有德製野炮、交通指揮亭,全有半世紀以上歷史。入內,博物館分歷史、毒品、三合會及專題4個展覽廳,面積雖只有500多平方米,但已藏有600多件常設展品,最新專題展品則是「警察制服」。
沿郊野公園指示牌前行金夫人馳馬徑,Yan說:「路名咁搞笑嘅?同金花婆婆有無關係呀?」問得好,這山徑是香港第17任港督金文泰為方便夫人策馬而開闢的山徑,據說金文泰爵士酷愛中國文化,懂中文及國語,又喜好騎馬,在北角寶馬山的金督馳馬徑便是以他命名的。
以前供人策馬奔馳,今天供人散步,沿途有傳意牌介紹各種植物,行至中段還有小石橋流水,加上林蔭處處,全程下山平坦路,確是條輕鬆好走的遠足徑。
又走5分鐘,阿虎在路旁草叢有所發現:「有座似屋非屋嘅建築物,敲吓門,睇吓裏面有無人先?」若有應門者,來的肯定不是人!因為這是英軍建築的機槍堡,二次大戰時,英日兩軍曾在馳馬徑至香港仔上水塘一段發生激烈攻防戰,沿路下山,至上水塘及往壽臣山的分岔路旁,還有另一個機槍堡及一些地堡。
機槍堡高1米,採低身設計,有一半沒於土台,左上方的圓柱體是通風散熱孔,散去機槍射擊時產生的煙霧。
香港抗日戰的最後18天,戰事全集中灣仔峽(即今日金夫人馳馬徑一帶),皇家蘇格蘭營因灣仔峽的優良防禦工事得以苟延殘喘,1941年12月25日正午更一度迫退日軍來犯,惜守軍面對猛烈空襲及迫擊炮轟擊,因水源及彈藥不繼,終在同日下午2時30分失守。守軍1小時後宣布投降,同日晚上7時半,港督楊慕琦在半島酒店3樓與日軍簽署降書,香港正式淪陷。
看畢戰爭遺迹,1小時步程便來到香港仔水塘。香港仔水塘分上下兩水塘,1932年建成,是港島區最後建成的水塘。從水壩往下望,Yan和阿虎同喊:「好多大龜呀!」水塘內很多烏龜比手掌還要大,想必是好食好住了。遊人千萬別餵飼牠們,因這屬污染水塘行為。過上水塘,沿水壩旁小路下山就是下水塘,下水塘風景比上水塘更美,再多走45分鐘下山,正式結束這次輕鬆遠足行。
肚空空不好上路,警隊博物館對出有公園小食亭,吃過早餐,再向金夫人馳馬徑進發吧!
警隊博物館(28497019)
地址:香港山頂甘道27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星期二2:00pm至5:00pm,星期三至日9:00am至5:00pm
去程: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15號新巴($9.2),灣仔峽道站下車,徒步5分鐘至警隊博物館。
回程:香港仔漁光道乘城巴7($5.3),返回中環碼頭巴士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