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太太來覆診,女兒伴着她。
「醫生,她常常吃很鹹的食物,我屢勸無效,請你跟她說說。」女兒投訴。
我最喜歡聽到這類充滿關懷的投訴。我翻閱老太太的記錄,說:「你患高血壓,以往有腎石,左腎因而喪失功能;如果右腎又結石,那便很麻煩了,嚴重起來,出現腎衰竭,需要洗腎。」
「如果要洗腎,我寧願死。」老太太很決絕。
「即使洗腎,也不用死吧。」我怕剛才的忠告太嚇人。
「聽說洗腎很痛。」老太太憂心道。
「聽誰說?」
「朋友。」她答道。
「你的朋友正在洗腎嗎?」我問。
「不,她也是聽朋友說的。」典型的以訛傳訛。
「洗腎分兩種,」我解釋:「洗肚和洗血。前者完全不痛。」
「究竟洗肚是洗外面還是裏面?」老太太頗有求知精神。
「裏面,」我說:「醫學名詞是『腹腔透析』。」
「媽媽,」女兒加入討論:「洗外面的,醫學名詞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