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我到台灣觀看總統大選,選後外界似乎有印象,認為台灣這個年輕民主政體嚴重兩極分化,且有政治崩潰之虞。情況不是如此,至少目前不是。
雖然大選證實了台灣民進及國民兩黨政治分歧激烈,但這並不等於台灣社會嚴重兩極分化。美國較注視兩黨對兩岸關係的不同取向,國民黨主張不要那麼對抗中國,但無人看到國民黨已根本改變政策,不再主張最終跟大陸統一。事實上,選情激烈時,國民黨已開始推出討好台灣人主權意識的建議。
國民黨這樣改變只因政治有利,愈來愈多台灣市民自認為「台灣人」多於「中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寶島的民主進程已增長了台灣人身份,台灣人過去十年已奠立自治實況,怪不得陳總統今次得到過半票數,比上屆四成不夠為多。
連戰和宋楚瑜現在街頭抗爭要求選舉無效,很容易有失控的危險。根據台灣的選舉法例,目前沒有把選舉作廢的根據。況且,現在完全缺乏任何可靠的證據,指陳總統和選舉團真的犯了法。
布殊政府迄今對大選採取不理態度,官式表示結果有爭論,呼籲各方「用現有法律機制解決問題」。華盛頓沒有發賀電給陳總統,不想被視為介入台灣政治程序。
但在台灣,國民黨正利用美國的中立來支持自己要求選舉無效。國民黨領導層告訴民眾,美國尚未發賀電給陳總統,正正因為懷疑選舉結果的合法性。更糟的是,美國在台灣的代表包道格,廣泛被視為個人反對陳總統連任和對民進黨懷敵意。
因此無論有心或無意,華盛頓正助長爭論繼續下去,可能會破壞台灣邁向成為穩定自由民主政體的進展。
台灣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在本星期五前,便要按法律驗證陳總統當選。現在法院可以處理挑戰選舉結果的申訴,但挑戰無損陳總統當選地位或他就任的時間表。
如果美國想避免台灣或兩岸關係進一步不穩定,就應該接受驗證。布殊他自己在二○○○年大選親身經歷過有爭論的勝利,大家都希望他比其他任何人更能明白,需要就這種事情來個了斷。
……………………………………………………
施米特(GarySchmitt)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執行主任。
(ReprintedfromtheAsianWallStreetJournal?004DowJones&Company,Inc.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