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在中國 - 陶傑

敗在中國 - 陶傑

如果連戰和宋楚瑜四年前就懂得「聯盟」,就不會把總統寶座讓給了台獨的陳水扁。上屆台灣總統大選,連宋加起來的票本來比陳水扁多,今年才知道要「聯盟」,太遲了。
連宋之兩屆連敗,敗在中國人的性格:一盤散沙,永不團結,誰也不服氣誰,人人都要當大哥。既然四年後的今天又「國親聯盟」,那麼當年為甚麼分拆?因為宋楚瑜看不起連戰,也忌憚馬英九,他自己馬上就想當總統。中國式的自私性格:只知有個人,不知有群體,個人的利益置於國家之上,最後斷送了中華民國。
連宋之敗,敗得很「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領袖本來是一起造反的兄弟幫,但後來楊秀清不服洪秀全,自己也想當「天王」,假扮一場「上帝鬼上身」的鬧劇,說上帝封他做「九千歲」。洪秀全動了殺機,利用韋昌輝把楊秀清幹掉。後來韋昌輝也想自己稱王,洪秀全不得已,再起用石達開來救駕。
如果太平天國能團結一致,沒有洪楊內訌的「天京事變」,咸豐的滿清皇朝一早就垮了。如果宋楚瑜四年前不出走,另搞甚麼親民黨,陳水扁就不會坐收漁利了。
民進黨陣營,在這方面卻「去中國化」得很成功。民進黨中有一批元老,他們早在七十年代就反國民黨,辦過一本雜誌《美麗島》。《美麗島》被國民黨鎮壓,黨人林義雄的母親和一對孿生女兒被國民黨的特務用利斧砍死,施明德曾經被判死刑,還有姚嘉文、陳菊、張俊宏、呂秀蓮、黃信介,全是民進黨的第一代。
最老的黃信介已經去世,如果論資排輩,應該由施明德做總統,林義雄當副總統。但民進黨人受到日本皇民教育的影響,雖然內部也有爭執,一到了選總統大是大非的生死關頭,他們像日本人一樣團結,前人種樹,寧願讓晚輩的陳水扁來乘涼,除了呂秀蓮當了副總統,其他元老全部退居幕後,向日本人李登輝默默凝聚歸隊。
比起連宋馬英九一伙各懷鬼胎,民進黨的成功,在於他們的團隊精神,一點也不中國,雖然他們的群眾嚼檳榔,駡大街,競選喜歡宴開百席,吃喝拉票,還充滿中國閩南小農社會的特色。連宋內鬥,錯過了最寶貴的時機,他們的敵人不是陳水扁,而是殘餘在內心的「中國性」(Chineseness),也就是他們自己。民主,確實不是一個鼠目寸光的自私劣質民族玩得來的高貴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