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也有被打倒的一天。經過五年調查,歐洲聯盟周三裁定美國電腦軟件巨擘微軟利用視窗操作系統在市場上的優勢打擊對手,違反壟斷法,判處罰款破紀錄的四億九千七百萬歐元(約四十八億港元)。微軟已準備上訴。
歐盟負責競爭事務委員蒙蒂指出,因為微軟持續非法地利用視窗操作系統在市場上「幾近壟斷」的優勢打擊對手,所以裁定微軟有罪。視窗操作系統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達九成五。
除了罰款,歐盟還要求微軟在九十天內改為出售沒有加入影音播放軟件WindowsMediaPlayer(WMP)的視窗操作系統。微軟亦可選擇繼續出售加有WMP的視窗操作系統,但要透過「商業或技術」手法,令沒有WMP的視窗比有的更「吸引」消費者。WMP是微軟生產的影音播放軟件,能播放音樂檔案MP3和影像檔案。
此外,微軟還須在一百二十天內公開「完整和準確的資料」,讓對手可製作與視窗操作系統「完全兼容」的軟件。歐盟會派專家監察,確保微軟提供的資料正確;這裁決只在歐洲有效。
蒙蒂在聲明中說:「現時的壟斷情況窒礙發明,對消費者和市場競爭也有害。消費者少了選擇,又要支付更高昂的費用。」
微軟表示會上訴,並會向在盧森堡的歐盟法庭申請暫緩執行裁決,待上訴案件審結為止,預計需時四至七年。
這次罰款金額雖然龐大,但相信對微軟業務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為微軟的現金儲備達五百三十億美元(約四千一百億港元)。反而被迫出售沒有WMP的視窗操作系統,可能會影響軟微現時已取得成功、以全功能作招徠的銷售視窗策略。
今次已非歐盟首次以反壟斷為由向大機構大額罰款,之前的最高罰款紀錄,是由瑞士羅氏大藥廠(Roche)在三年前「創下」,當時的罰款額為四億六千二百萬歐元(約四十四億港元)。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