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灣鱷在元朗南生圍出現至今已四個多月,正當港人對牠的熱情逐漸減退之際,原來漁農自然護理署卻仍然沒有放棄,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及反覆試驗,發明了一個嶄新的「蓮花捕鱷籠」,並於昨日正式放置在小鱷近日經常出現的甩洲岸邊,誓要將牠擒住始肯罷休。 記者:徐雲庭
其實,漁護署人員在上周五已將八個新發明鋼索架放到甩洲的泥灘上,希望小鱷不慎爬越時會被鋼索所擒,但連日小鱷都能安然出來曬太陽,鋼索架暫時並沒有起到作用,至昨日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再運來另一個新發明的「蓮花捕鱷籠」,以加強捕鱷的陣容。
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黃始樂表示,他們參考過外國一些捕獸籠的設計,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改良和反覆測試,終於發明了一個新的捕鱷籠,新籠用鐵枝燒焊裝嵌而成,花費只須一千餘元。
昨日中午十二時許,漁護署人員從米埔的辦公室用橡皮艇將新籠經河道運抵甩洲,然後安放在泥灘上。這「蓮花捕鱷籠」的設計,底部面積為五呎乘兩呎,合起時如兩端密封的半月形鐵網隧道,打開時兩壁像一對翅膀,亦似一朵開着花瓣的蓮花,使用時捕鱷籠呈打開形狀。
漁護署人員會在籠的盡頭放死雞為餌,餌前安裝有一個箭頭形的機關,當鱷魚爬進準備吃死雞時,一定會觸動機關,而籠兩側打開像花瓣的鐵翅膀,便會向上合起來,將鱷魚困在籠中。漁護署人員首先用繩將捕鱷籠綁緊固定在泥灘上,以防水漲時被沖走。他們下周會再造一個更大「蓮花捕鱷籠」放在該處,以等候小鱷中計。
而在漁護署人員安裝捕鱷籠之前,昨晨十時許,小鱷曾爬上泥灘曬太陽,但位置與鋼索架有一段距離,並沒有中計,小鱷逗留了約半小時便游回水中,之後整日沒有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