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周六的台灣公投沒有過半,讓北京鬆了一口氣,但陳水扁的連任,再次成為中共的夢魘。因為台灣人民用選票向世界展示,他們拒絕飛彈威脅,絕不接受一國兩制,更朝着本土化、民主化、真實化、主權獨立的方向邁進。
陳水扁上次當選時,因有三名候選人競爭,僅獲得近四成的選票,因而北京的宣傳媒體總是說,「陳水扁一小撮人」怎麼怎麼樣。這次陳水扁以超過半數的選票連任,就把大多數台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這個事實展現在世界面前,中共今後更難欺騙中國人說這是「一小撮」,因它已變成「一大批」,是多數。北京的宣傳更難自圓其說。
台灣的人口只是中國的百分之二,土地面積更少,僅是百分之零點五。台灣的實力是心防和民意。這次台灣多數人民發出聲音,拒絕共產黨意在矮化台灣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接受北京想變相吞掉台灣的「一國兩制」方案,為今後陳水扁政府和北京打交道提供了多數民意的基礎,而民意永遠比飛彈更有力量。
這次台灣多數人民發出聲音,將迫使北京回到現實中來,根據台灣的大選結果和民意,來調整其對台政策。因為它如果繼續對台灣施壓,只能導致台灣更快走向獨立。而北京現在因國內外條件都不具備,缺乏武力犯台的本錢。
這次陳水扁的連任,也向世界展示了台灣真實的聲音。兩千三百萬人民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是完全不合理的,世界無法再無視這個聲音;它將衝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個中國」政策,迫使國際社會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
在中共當局繼續剝奪十三億中國人選擇權利的今天,僅僅今後幾個月,亞洲就有七個國家、十多億人進行民主選舉,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的選舉將在下月舉行。台灣人民的勝利給其他亞洲國家發出了信號:民主沒有在台灣倒退,舊勢力沒有復闢,改革將繼續,台灣人民的聲音成為主流。
這次陳水扁的連任尤其給香港人民發出了信號,台灣人民要總統,不要「特首」;台灣人民要民主,不要飛彈;台灣人民敢於對北京的霸權說「不」。香港人民可以從中得到激勵,更勇敢地向中共說「不」,不要欽定的「特首」,發出更強烈的、要求直接選舉領導人的聲音。
有人認為陳水扁的勝選是由於總統槍擊事件而獲得同情票,但其實它有更深廣的原因。上次大選陳水扁僅獲百分之三十九點六的選票,這次超過百分之五十,短短四年增加十個百分點,它不是總統被刺事件的所謂同情票能全部解釋的。
真正的原因是,台灣人的本土意識,台灣人要成為主人的呼聲,過去幾年,像滾雪球那樣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
這種本土意識,很大程度由於中共飛彈威脅,國際打壓台灣空間所致。在沙士肆虐期間,台灣想成為聯合國衞生組織的觀察員(還不是正式成員),都遭中共打壓阻撓,可想而知台灣人的沮喪和憤怒。再加上中共絕不放棄對台動武的威脅,並用近五百枚飛彈瞄準台灣(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遭到這麼多的飛彈威脅),還有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教訓,都在教育和刺激台灣人民,接受一國兩制,成為中國的一部份,就是災難的開始。
因而在陳水扁執政的四年,台灣人民的本土化意識,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一直在強烈地蔓延。這次大選結果,就是這種本土意識的一次展示。北京總是在譴責、批判台獨,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共在一直推動台獨,把台灣和中國的距離推得愈來愈遠。
如果中國人真的不想台灣和中國漸行漸遠,首先要做的是譴責中共對台灣的打壓和威脅。當然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結束共產黨的「共獨」(獨立於民主自由價值,獨立於國際社會秩序之外),台海兩岸的關係才真正有對等、有相互尊敬、有新起點的可能性。
……………………………………………………
作者為旅美中國作家,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