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區主任DavidBurton表示,在中國較薄弱的金融體制下,不適宜將滙率全面自由浮動;但可採取較寬的滙率波幅,或一籃子貨幣掛鈎,或兩者共融的方式,讓人民幣有較彈性的滙率制度。
他昨日在一研討會上指出,全球的貿易不平衡,將打擊全球的經濟增長步伐,亞洲區擁有龐大的貿易盈餘,以及大量的外滙儲備,需要為此出一分力,透過採取更彈性的滙率政策,連同改革刺激內部需求,以改善全球貿易不平衡現況。
他亦認同中國放寬滙率制度將會帶來風險,例如短期內將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尤其是市場預期人民幣會升值,因此建議可同時審慎放寬資本帳的控制,讓部分資本流出作平衡。
他又認為,現行滙率政策可讓中國持續穩定發展的說法,只是說對了一半,因為中國利用滙率政策,在推動外貿增加外滙儲備之餘,不致出現通脹的見解並不成立,原因是在其他方面,如地價、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已導致國內通脹上升。他亦不認同中國的金融體制未健全之前,不便推行彈性滙率制度之說;他認為資本帳仍然受控制下,放寬滙率彈性不會為金融體系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