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紅代替加薪已成為香港僱主調整薪酬的大趨勢。一項調查顯示,今年只有不足一成僱員獲得加薪,平均加幅也僅是聊勝於無的百分之零點三一;但同時約有半數老闆發放花紅,花紅金額相當於一個月至四個月薪金。職位愈高,花紅愈多。 記者:蔡元貴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今年一月份進行的薪酬趨勢調查,訪問八十九家來自十四個不同行業的公司,其中五十五家共聘約七萬八千名僱員的公司,在一月份已落實今年的薪酬檢討。
三十四家公司今年凍薪;二十一家加薪,但平均加薪少於百分之一;沒有公司減薪。若以僱員人數計算,只有百分之八點六獲得加薪。
香港僱主聯合會亦於日前完成了一項二○○四年的薪酬趨勢調查報告,調查涵蓋一百九十九家公司,共聘用約十二萬六千名僱員。當中一百二十八家公司已於今年一月或二月調整薪酬,平均薪酬增幅為百分之零點三一;餘下的七十一家公司則將於今年稍後調整薪酬,預料平均增幅將為百分之零點二四。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強調,政府預測今年經濟增長有百分之六,故呼籲僱主與打工仔分享成果,「如果其行業賺錢,老闆當然係應該同員工分享成果。事實上,員工亦好努力,喺艱難時期,記得上年喺SARS期間,大家都能共度難關,𠵱家經濟好轉,老闆有錢賺,我哋希望老闆可以同員工分享成果。喺一啲賺錢嘅行業,我哋希望見到有人工加!」
對於不足百分之一的象徵式加薪幅度,葉澍堃認為,不是每個行業都加百分之一,有些行業如會計界需要增加人才,人工就可能增加。
香港僱主聯合會主席業榮達指出,該會主張審慎進行薪酬調整,因為去年不少行業都受到沙士的重大打擊,經濟即使復甦也是從極低點起步。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薪酬調查委員會聯席主席麥平安說,受惠於更緊密經易關係及開放自由行,本港經濟得以持續復甦,惟企業在薪酬調整上仍非常審慎,凍薪仍屬主流。該會的調查又顯示,八十九家受訪公司中,四十二家有發放非固定花紅制度,花紅相當於一至四個月薪金不等。
香港僱主聯合會今年首次統計僱主發放花紅的數字,也發現逾半公司採用這種浮動薪酬制度。普遍現象是,人工愈低的基層,花紅愈少。月薪低於一萬五千元的小僱員,平均花紅約為年薪的百分之十一;月薪逾九萬元的高層僱員,平均享有花紅則達年薪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