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受惠於稅務儲備回撥、一般準備回撥等一次過非經常性因素的幫助,抵銷了經營收入下跌的影響,去年純利上升17.33%,至79.63億元,遠超市場預期;期內該銀行資產質素明顯好轉,不履約貸款比率由前年底的7.99%降至5.78%。管理層相信,上述兩項一次性因素,以及去年度因物業重估減值而錄得的11.11億元虧損,都不會在今年度重現。
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認為,隨着本港經濟持續改善,行方透過手續費收益、財富管理、銀行保險及資金產品等渠道,可望獲得更大增長,個人消費貸款市況目前未算很理想,但相信今年度該銀行在信用卡及按揭業務上會有一定增長;另因應目前物業市況好轉的時機,該銀行將加快處理手持物業,令物業價格變化對集團業績的影響,降至合理幅度。
中銀香港末期息0.32元,即每手(500股)可獲派160元股息;連同中期息,全年派息達0.515元,增長29.4%;派息比率68.38%,屬於上市前集團承諾派息率60至70%的上限水平。中銀香港股本回報率,從前年底12.5%升至去年底的13.6%。
去年中銀香港出售的物業價值達12億元,截至年底仍持有的物業組合市值165億元(前年底市值191億元),包括116億元自置物業及49億元投資物業。該行首席財務官羅文華表示,去年度影響業績的3項一次過因素,相信今年不會再出現,其一是物業重估虧損,上半年錄得12.23億元虧損,集團在10月進行另一次重估,則帶來1.1億元回撥;另因合併錄得7.32億元稅款回撥,令集團去年度的稅項劇減49%。
鑑於信貸質素改善,他說去年度集團的一般準備回撥了9.57億元,新提特別準備金減少逾15%,令整體呆壞帳撥備大減41.5%,期內核銷的呆壞帳為62.09億元,通過現金及出售抵押品收回的特定貸款為77.59億元,截至去年底中銀香港的不履約貸款總額大幅減少30.5%至178.3億元;至於新農凱貸款的新增提撥,則未有透露,只表示有關貸款已有一定押品。另外,截至去年底,該行信用卡撇帳率降至8.86%,按揭拖欠率為1.1%,兩者均優於市場水平。
被問及中銀香港母公司中國銀行擬只在內地上市,是否顧及避免與中銀香港在港重複上市,和廣北指出,中國銀行的上市仍未有最後決定,不便評論,但母公司在上市安排方面,會充份顧及中銀香港的關係。對於會否再考慮批股,他說中銀香港現階段無進一步集資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