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國企股吸引力再現

英之見:國企股吸引力再現

陳水扁4年前初次當選,民進黨由在野黨變成執政黨,又是4年前,布殊與戈爾鬥得難分難解,結果要重新點算佛羅里達州的選票。大家還記得這些事件對金融市場造成的震撼嗎?十多年前,筆者入行不久,對於關鍵事件的市場反應,全部印象深刻,人逐漸成熟,隨之而來是記憶力減退,4年前的舊事,已經沒有甚麼印象。
這個事例固然說明了撰寫投資日記的重要性,倚賴記憶只是年輕人的專利,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短期的重大事件,長線而言,未必需要看得太重,希望今次台灣選情的變數,也可作如是觀。

東方海外目標30元以上
筆者當然傾向繼續看好,外圍怕恐怖襲擊,大中華地區怕台灣變化,但幾乎可以肯定,時間能夠淡化這些疑慮,從這個角度分析,現在自然是入市的好時機。只不過估計底部從來不易,量力而為,分段出擊,已是最好的策略。
幸好東方海外(316)及時反彈,在亂世中派發一顆定心丸,如果這類的業績,依然不動如山,已沒有信心投資其他的股票,不按情理出牌,唯一解決方法只有離場戒賭。現在的策略是繼續死守,目標定在30元以上,事實上至少兩間歐資大行同樣如此樂觀,可惜投資者反應暫時遠不如早前積極,但計算數據,要到達目標絕對不難。夠膽輸便要夠膽贏,否則長線計數必定慘敗。
國企股中的原材料股份,在回軟後可再次優先考慮,外圍怕恐怖襲擊,中國概念及原材料業務,可謂提供雙重避難所的身份,早前曾提過這現象。今次和上回不同,現時中資股因為台灣疑慮而遭拋售,因此提高值博率,而且東方海外重新振作,超級吸引的對象相對升了值,所以國企又有吸引力,稍後再次發揮避難角色,便有望顯著跑贏大市。
筆者不信國企的營運前景會被現在的變數嚴重打擊,股票的弱勢表現,不外是一大批意志薄弱的投資者離場。國企股向來大上大落,在這個市場中作戰,先要認定長線看好的立場是否需要改變,不用的話,便理應與市場反其道而行,隨波逐流或者追求安全感,只會愈炒愈輸。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