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對於台灣大選出現的爭議,有接近半數受訪者支持連戰、宋楚瑜提出選舉訴訟,但超過六成不支持藍營在總統府前的抗爭行動。若藍營不能妥善處理,勢必影響年底立委選舉的支持度,有可能失去更多席位。 中國組
台灣總統選戰落幕,綠營陳水扁、呂秀蓮以不足三萬票險勝。台灣《聯合報》周日進行的調查顯示,五成選民能接受勝負結果,三成九難以接受,一成一沒有意見。對於選務過程的公正性,有四成五表示認同,四成二則質疑開票不公,看法相當分歧。
對於目前仍在台北總統府前廣場進行中的聚眾抗爭行動,有百分六十三受訪者並不認同,僅百分二十七支持,百分十表示沒意見。其中,連宋支持者雖有五成二支持抗爭,但也有四成認為這麼做並不適當,中立選民則有六成八不支持這種抗爭行動。
至於連宋提出選舉訴訟,支持者佔四成九,反對者只得三成二。其中,連宋支持者有八成二力挺連宋提出選舉訴訟,只有一成一不支持。這項民調結果顯示,雖然較多的民眾支持藍營提出選舉訴訟,但藍營持續三天的抗爭似未得到廣泛認同。這將對藍營如何引導這場抗爭、如何結束這場抗爭構成壓力,一旦民意支持度持續低迷,將對藍營角逐立委造成障礙。
《聯合報》另一調查顯示,約百分八的選票因投票前夕的陳呂槍傷案而改變投票意願,其中,百分五「由不投或可能投轉為投票」,百分三「由投轉為不投」,將投票率推高兩個百分點。民調中心指出,以最後投票人數推算,槍擊事件讓陳呂多了七十八萬票、讓連宋多了五十八萬票,此消彼長的結果,陳呂同連宋的差距一夕拉開約二十萬票,成為選情逆轉的最主要因素。
不過,台北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丘昌泰認為,陳水扁遇刺事件對選情有輕微影響,從選前各方數字和開票結果的落差來看,實際影響的因素並不止於此。
丘昌泰分析,分地區的民調還顯示,確實有部份在二○○○年總統選舉時投給國民黨連蕭配(連戰、蕭萬長)的選民,這次轉投給陳呂配(陳水扁、呂秀蓮),顯示國民黨選民結構中,有一部份的本土派確實出現鬆動,未來動向值得觀察。
另外,《中國時報》二十一日進行的調查顯示,對於陳呂成功連任,民眾是喜憂參半,四成五的受訪者對台灣前景更為看好或有信心,三成八對台灣前途感到不安或非常憂心。至於陳呂連任對政局、經濟的影響,三成五受訪者認為阿扁連任後必定會專心拼經濟,讓大家脫離苦日子,而二成七憂慮台灣經濟將一蹶不振;二成六認為陳水扁連任可以令台灣政局更安定,但三成三認為藍綠對立將更嚴重,勢必影響政局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