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左右做人難

馬英九左右做人難

【本報訊】當連宋帶領支持者在台北競選總部靜坐守夜,然後發動群眾到高等法院、後轉到總統府集會,連宋競選總幹事馬英九卻成為最尷尬、最進退失據的一人。身為台北市長的馬英九,既有義務維持台北市面正常秩序,也須協助連戰組織抗爭活動。在兩難中,馬英九選擇在選舉結束後,在媒體面前「不見了」十多小時。

「不見了」十多小時
輸了不足三萬票,國親聯盟的鷹、鴿兩派分歧日大。支持者的不滿情緒高漲,令藍營暫以宋楚瑜為首的鷹派佔上風,選舉無效、要求驗票之聲此起彼落。鴿派的馬英九雖然反對進行激烈抗爭,要求暫時接受結果,但不被接納。
「馬英九不見了」一度是大選結果出來後各界最關心的話題。以親民黨立委為主的「鷹派」不斷逼迫馬英九一起抗爭,參加違法的集會。可是,馬英九不但沒有在連宋提出選舉無效之訴時現身,稍後也未跟隨群眾到總統府。這令他被同袍排擠、被支持者指摘。

公務黨務內外受壓
在此關鍵時刻,馬英九一直往來於台北市警局,進行危機處理的緊急部署。據了解,他曾力勸藍營要和平處理事件,也一度勸阻連宋別轉移陣地到總統府抗議,並要求警方一切依法行事,不能造成社會動盪。
然而,內政部部長余政憲在昨日凌晨五時許的記者會上,公開要求馬英九出面勸阻連宋組織違法集會。藍營幕僚形容,這是馬英九從政以來最險峻的時刻,內外受壓、進退失據。
最後,馬英九在昨早十時半,以台北市長的身份召開記者會。他公開要求集會群眾理性解散,「和平落幕」,但也承認,自己有份參與連戰提出選舉無效之訴的決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