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股神亦看淡股市前景不妙

麥嘉華筆記:股神亦看淡股市前景不妙

我最近仔細閱讀了巴郡(BerkshireHathaway)給予股東的最新一期通訊錄,發覺股神巴菲特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投資者,在美國現階段亦有找不到太多富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之慨。我這樣說,當然有根有據,只要看看巴郡所持有的現金數量,由去年的100億美元大幅跳升至310億美元,便知道我所言非虛。

巴郡所持有的現金驟增,正好與廣大投資市場的羊群做法背道而馳,形成強烈對比。大家都知道,股民對股份的需求在最近急升。譬如在1月流入股票互惠基金的資金便多達438億美元,與2000年1月和2月所締造的紀錄高位──445億美元和556億美元,差距僅一線之遙。不要忘記,當年股市正處於高峯期,科網泡沫仍未爆破,而全世界的股票市場均瀰漫着一片樂觀氣氛。

市盈率依然過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數字皆在以非常昂貴的估值下購入股份時錄得,令數字本身更顯得不簡單。在2000年初時,標準普爾50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PEratio)約為28至29倍左右,而在4年後的今日,平均市盈率雖已下降至23倍,但仍遠高於長期平均市盈率的14.8倍。
假如《蘋果》讀者對盈利預測數字仍有足夠信心,那我可以提供另一組數字供大家參考──以預期市盈率計算,有關數字在2000年年初時約為25至26倍,今日的預期市盈率則為18倍,相對之下,有關數字仍屬高昂,一點也不便宜。

春江鴨持續沽貨
散戶投資者熱衷於購買股票的做法,明顯與知悉內幕的靈通人士對着幹──過去6個月,這些春江鴨一直持續地大舉拋售手上股份。可以看得出的是,正當公眾對股市後市充滿憧憬、牛氣沖天的同時,很多企業的管理層對於經濟改善、盈利增加和股價可以上升等種種樂觀看法卻抱有不同的意見。
記得兩周前我曾在此提出警告,指金融市場將會波濤洶湧,存在了十分大的凶險,但同時強調,石油和與石油相關的股份會有出色的表現,因為亞洲區對石油的需求殷切,將會推動油價持續走高。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已較10年前倍升,而在未來10年亦有極大機會會再翻一番。另一方面,基於沙地阿拉伯石油儲備數量已證實有誇大之嫌,而石油生產實際上已開始下降的事實,估計油價在日後進一步攀升,已是無可避免。

油升股跌是定律
每當油價急速上升時,股價便無可避免地會首當其衝,這點在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已有先例可援,是無可置疑的。因此,我向《蘋果》讀者所發出的忠告仍是,必須把握每一次股市反彈的機會沽出手上股票,可以保留或購買的,只有石油或與石油相關的股份。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