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很快便會公布債券發行細節,預計發行債券有兩種,分別是「五隧一橋」債券及政府債券。
兩種債券的特性,其實有所不同。「五隧一橋」債券是屬於政府資產證券化一種。所謂「證券化」(Securitization),是指把一些私有財產化為公眾可以買賣的產品,而「證券」的廣義,是包括股票及債券等金融產品。例如銀行的樓宇按揭經由按揭證券公司化為有資產支持的證券(Asset-backedSecurities),就是資產證券化的一種形式。
五隧一橋是政府的資產,其收益有兩類:第一類就是五隧一橋的資產值。如果用取替成本(Replacementcost)計算,就是再興建相同的隧道及橋樑,究竟要動用多少資金。由於這些資產牽涉公眾利益,實在不宜隨便把資產轉售予私人機構,以免新物主胡亂增加收費,影響民生;第二類基建收益,就是隧道與橋樑的收費。就算收費不能增加,單是有關收益,已能支持發債。因為發行普通的債券(CouponBond),每年也要支付利息,而支付利息的資金來源,就可使用隧道橋樑的收益來支持。因為這些道路設施,無論經濟狀況是好是壞,市民也要使用,因此其收益是相對穩定的。
相對債券發行人而言,每年也需按債券的章程履行支付利息及本金的責任,而隧道及橋樑的收費收入,剛好用來支持發債所要付出的利息。債券因為有穩定的收費來支持債券的利息支出,對於債券投資者而言,這是優質資產的一種。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