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結束造勢極失策

提前結束造勢極失策

原本民意支持度遙遙領先的連戰、宋楚瑜,竟然反勝為敗,再次稱臣於陳水扁、呂秀蓮,不是他們的執政能力受到懷疑,不是他們為民眾提出的憧憬受到懷疑,而是他們歷史的包袱太重,他們的競選策略更是乏善可陳。
連宋宣布拍檔參選之初,在民意調查中遙遙領先,但在勝選有望心理影響下,已隱約擺出一副執政者的姿態,未能以在野黨身份發起衝擊,反而聽任陳水扁接連拋出公投、公投制憲、反黑金等議題,主導大選走向,蠶食了連宋的優勢。
連宋「鐵血聯盟」,既有藍營民心所向的優勢,也有天生的不足。他們兩人由上屆競選時相互攻訐,到今次結盟,很難不讓人相信他們只是為了總統寶座,而藍營內部鬩牆消息不斷,也影響了中間選民的信心。

包袱重不擅選戰致敗
在陳水扁上台四年政績乏善可陳的情況下,藍營仍然無力回天,並不能只歸咎陳水扁擅長打選戰,泛國民黨積習難返的老邁病態、民進黨執政四年來民眾心態的變化,已為藍營敗走留下了伏筆。
雖然被通緝的富商陳由豪踢爆陳水扁夫人吳淑珍收受獻金,雖然吳淑珍被揭發炒股時涉嫌內幕交易、未有申報巨額炒股利益,但比起國民黨的黑金形象,仍屬九牛一毛,在黨產來源問題被民進黨窮追猛打的情況下,國民黨並未敢積極去打這兩張牌得分。
另一方面,陳水扁的「漸進式台獨」策略,雖然引致北京的一再抨擊,但北京顯然無計可施,如此一來,台灣民眾的本土觀念及信心大增,原本游離的中間票,也游向綠營。
投票前夕的槍擊事件,迫使藍營宣布提前結束全部大型造勢活動,失去了延續「三一三」三百萬人「換總統、救台灣」大遊行氣勢的良機,藍營敗局已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