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卑鳥校內築巢 教曉愛護自然<br>小學生舞台劇再現人鳥未了情

白頭卑鳥校內築巢 教曉愛護自然
小學生舞台劇再現人鳥未了情

【本報訊】這是一個「真鳥真事」的故事。深水埗五邑工商總會學校數名學生昨日在「與鳥共舞2004」中,演出一幕「白頭鵯(粵音卑)育鶵鳥記」,為學校贏得優異獎。演出的學生對這個故事一點也不陌生,皆因去年七月校園內確實來了一隻不速之客,在校內築巢孵育了一隻小白頭鵯,事件令到該校學生學會愛護自然,更期待白頭鵯一家今年能重返校園。 記者:倪清江

該批學生是參加由長春社主辦的「與鳥共舞2004」活動,與其他十個隊伍爭奪「鳥類戲劇創作大賽」獎項。
「白頭鵯育鶵鳥記」由兩名女生走到假樹下揭開序幕,故事說,她們有日走到樹下,發現有雀鳥鳴叫,地上也有些羽毛;兩人抬頭一看,發現樹上有一個鳥巢,連忙通知老師,才知道巢中有一隻白頭鵯在孵蛋。
校方並沒有將白頭鵯一家趕走,但好奇的學生卻時常在大樹四周觀看,對白頭鵯成滋擾,故此校方將大樹所在的範圍列作保護區,學生只可遠觀、不可近看。有日,台風「杜鵑」逼近香港,令學生無不為牠們感到擔心;直至翌日回到學校看見牠們無恙,才放下心頭。

學生近距離接觸
日子很快過去,小白頭鵯終破殼而出,在母親孕育下日漸長大,並學會飛行;不久之後,兩隻白頭鵯一同飛走,剩下空空的鳥巢。
該校負責帶領學生參賽的陳老師表示,這個故事並非虛構,而是去年七月在校內發生的真事;唯一不同的是,鳥巢並非築在樹上,而是在一把大太陽傘的支架位置上,所以學生可以很近距離接觸牠們。
小鳥悄悄的來,悄悄的去,不過陳老師說,師生寄望牠們會今年會回校探舊居,所以牠們的鳥巢仍保留至今。

「白頭鵯好得意」
陳老師說,校方藉白頭鵯一家「到訪」學校機會,邀請長春社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舉行關於環保的講座,並設專題研習及作文比賽等,以培養學生愛護自然觀念。
扮演白頭鵯媽媽的小三學生李嘉雯說:「白頭鵯好得意,我學到保護自然嘅知識。」而飾演由鳥蛋破殼而出、變成振翅高飛小白頭鵯的二年級學生袁海晴說,覺得小白頭鵯很可愛。不過她們說,由於去年七月正放暑假,故與白頭鵯一家見面次數不多。

千人參加活動
今年的「與鳥共舞2004」是長春社第五次舉行,除了「鳥類戲劇創作大賽」外,尚有鳥類模仿大賽、「鳥在巢中」模型創作大賽及鳥類舞蹈創作大賽,有超過一千名學生參加。

白頭鵯是一種活潑的鳥類。 《壹週刊》圖片

在五邑工商總會學校出生的小白頭鵯。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圖片

一班天真可愛的學生表演舞蹈。 梁祖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