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倡導台獨創新天

民進黨倡導台獨創新天

從黨外的異見人士,八十年代初晉身為立法院內的鬥士,到四年前奪取總統寶座,民進黨只用了短短的十多年時間。由創黨時期的台獨黨綱,到後來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雖然保留了台獨的靈魂,但台獨的方式、步驟,已有很大的改變,不斷向中間靠攏,也為民進黨上台執政留下政治空間。
國民黨政府遷台之後,一直嚴厲打壓非國民黨籍的反對運動,異議人士參政,都是用「黨外」的名義。一九七九年,當局強行查封地下雜誌社《美麗島》,並起訴其負責人,史稱「美麗島事件」,令黨外人士得到民眾同情,為受害者辯護的律師陳水扁、謝長廷也嶄露頭角。「美麗島事件」也是台灣逐步走向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激烈台獨主張漸收斂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正式成立,當年初試啼聲參加立委、國大代表選舉,已有二十三人當選。
早期的民進黨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在國會的「肢體衝突」。堂堂國會議事大廳,民進黨籍代表不斷作出挑釁,一再上演打鬥事件,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
隨着民進黨政治地位提高,一九九一年正式通過「台獨黨綱」主張依照台灣主權現實,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並制訂新憲法。這項強硬的「台獨」主張,嚇壞了不少選民,令民進黨在當年年底舉行的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慘敗。

一九九四年,民進黨在選戰中的「頭號戰將」陳水扁參選台北市長時,以「快樂、希望」為主軸,尋求中間選民的支持,加上李登輝「棄黃(尋求連任的國民黨籍市長黃大洲)保扁」,終於順利奪取台北市執政權。至一九九八年,陳水扁競選連任,卻敗在馬英九手上。
一九九九年,民進黨又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對台獨黨綱作出修正。其主要內容是,確認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後,「台灣事實上成為民主獨立國家」。因此,「民主進步黨清楚的認為,台灣既然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就不需要另行宣布獨立,也不需要以公民投票方式來創設台灣主權。」這是民進黨進一步向中間靠攏的表現。

14年政黨贏百年老店
二○○○年三月十八日,陳水扁坐收連戰、宋楚瑜激鬥之利,贏得了總統選舉。以一個剛成立只有十四年的政黨,就這樣擊潰了「百年老店」國民黨。
翌年,在陳水扁主導下,民進黨通過決議,賦予「台灣前途決議文」與「黨綱」同等地位,化解了外界是否即時宣布台灣獨立的疑慮。
但陳水扁在島內仍然推行「漸進式台獨」的策略,歷史教科書將中國歷史歸入世界史,新聞局的徽號去掉中國地圖、只保留台灣地圖,護照加註「台灣」等,逐步去中國化,增加本土化。
民進黨內部派系林立,主要的派系包括新潮流系(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福利國連線(高雄市長謝長廷)、正義連線(陳水扁)、新世紀(立委張俊宏)等,當中以新潮流和正義連線勢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