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向都存在着一些比較認真的政治歌曲,應該說是一些老政黨常用的老套宣傳歌曲。而最近香港興起的搞笑幽默政治音樂卻是無意之中出現的,起源應該是從上年沙士期間,筆者所製作的第一首改編歌《非典型廢柴》在網上流傳而起。經過了一年的發展,從第一代的「政治口水歌曲」,因資源及可持續發展性,其間已作出了很多的調整,現在我稱之為「幽默政治音樂創作」。
政治音樂創作擁有獨特的特徵及定位。一,現在的政治爭論已非常嚴重,甚至乎令人有反胃的感覺,一些輕鬆幽你一默的政治音樂正是在這戰爭環境中的一個小息,讓人暫時放低一下緊張的情緒。除此之外,我直覺上覺得這種音樂應該有強烈歷史記錄性的,因為音樂可容易引發聽眾情緒,所以政治音樂可擔當「有感情的軟性歷史記錄」。相信你在五年後聽回一首有關第一夫人巡遊牛頭角下邨的歌曲,比只讀回有關的報章報道更容易叫回你的記憶,勾起你當時被人吹漲的情緒。
雖然互聯網是一個極佳的媒體上載及流傳歌曲,但互聯網也有它極大的限制,這點遲些有機會再作討論,所以我一早覺得這些軟性歷史記錄一定要入得互聯網,出得傳統媒體!要出得廳堂,就要跟廳堂的規矩,玩得來不能太市井,內容也要顧全由三歲至八十歲的聽眾。
製作政治音樂的一大定律是快、快、快!所以在技術上必須擁有高速的創作力和高速製作音樂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