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沏茶,有一整套茶具:茶則、茶匙、茶夾、茶漏、茶針、茶倉、茶船、茶墊、茶盅、茶海、聞香杯、品茗杯、紫砂壺……步驟亦一絲不苟,各冠詩意名堂。不贅。
兩個透明玻璃器皿,一個有蓋,一個無蓋。「看來作用都不過是盛載茶湯吧?」我問。
「不||一個是茶盅,用以觀賞在沖泡過程中,纏結的茶葉逐漸舒展之美態。另一個是茶海,又名『公道杯』。」專家解釋。
||「主持公道」的杯?原來因茶葉浸泡時間有別,細緻到第一杯永遠不會比最後一杯濃。功夫茶是把小杯排好,然後茶壺來回打圈的澆,一遍又一遍。若使用茶海,則把茶湯斟入,讓之濃淡均勻。茶葉茶渣又沉於底部,再分別倒入各人小杯,七分滿。茶湯濃度相同,非常「公道」。
當然有道理。但這樣喝一頓茶,倒來倒去,既有濺漏,溫度漸降,且工具和儀式都叫人累死了,必得有閑暇有心情,也有志同道合的知己良朋,才不厭其煩。有時,一個泡茶的玻璃壺,已包括了茶漏茶盅茶海等等功能,可聞可賞,也夠公道的了||簡單安靜坐下來喝杯滾燙的好茶,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