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時事評論員
無論藍營或綠營勝出,相信兩者對中國的態度都不會有很大分別,因為沒有一個政權願意在自己之上,出現一個更強的權力核心;事實上,藍營對中國的態度亦漸漸與綠營相近,藍營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曾表示台獨是未來選項,連戰也提出過類似理念,可見藍營並非完全的靠攏中國。
在大勢所趨下,中國應會修正常掛在口邊的「統一寄望於台灣人民」的說法。事實上,中國短期內也不會將統一問題置於議事日程中,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第十六次會議上,提出二○二○年前,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要「拚小康」;上海的台灣研究所所長嚴安林早前在香港一個座談會上解讀這句話時表示,中國現階段不急於統一,而是要先處理自己的國內事務。他也提出了「近幾年統獨發生位移」的說法,雖然他未有詳細解釋,但隱約表達了台灣或多國的主流意識都認為,台灣不統不獨才是最恰當的做法。
至於有人擔心陳水扁連任,會激發中國出兵攻打台灣,我認為可能性不大。陳水扁雖然主張台獨,但世界多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時,都認同「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只是中國一部份」的看法,陳水扁要台灣獨立,要台灣正名,但國際上都不接受,看他提出了兩項沒有具體內容的公投,就看出他也明白箇中道理;而在國際不支持、美國不支持的情況下,陳水扁自然不再那麼激進地要求台獨,中國當然也不會貿然出兵。不過,中國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或會以陳水扁連任來做藉口,加強軍備,並非為出兵台灣,而是趁機增強自己實力。
香港人原來對台灣的政治並不關心,但自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後,一般香港人普遍支持台灣與中國統一,但最近中國對香港民主的打壓,令不少香港人出現逆反心理,轉為支持台獨,希望藉此刺激中國政府,但相信這並不是理性的選擇,單純是情緒上的反動。
陳水扁勝出,相信較難推動台灣與中國的三通。縱使藍營勝出,兩岸三通也不是短期的事,而綠營所面對的困難會更大。不過,在台灣內部的訴求及台商的壓力下,三通也未必不是全無可能的事。陳水扁日後對中國的態度,相信是不會離得太遠,但也不會走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