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宣布一系列處理活家禽措施,內地活雞最快可於五月十二日恢復入口,但為了改善雞檔衞生狀況,當局會向半數,即四百雞檔檔主買回牌照,涉及三億至六億多元賠償額。有業界人士慨歎:「等咁耐我都餓死咗啦,政府乜都幫唔到手。」 記者:蔡元貴、張嘉雯、馮永堅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出席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時稱,政府正考慮根據國際獸疫局標準,在疫區除名三個月後,恢復入口內地活雞,以此計算,最快在五月十二日可恢復入口活雞。個別較安全的地方,可考慮更早入口少量活雞。他又否認早前曾表示未來六個月暫不輸入內地活雞。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質疑,政府所說的三個月標準是否適用於供應香港活雞的內地雞場。因為三個月標準只適用於符合嚴格衞生控制措施的「特別保護區」,措施包括雞場方圓三公里沒有其他雞場,雞場有周全的防疫程序,「內地未有雞場符合到呢啲措施,所以三個月標準並唔適用。」
在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經營雞檔的馮先生批評,五月才輸入內地活雞是太遲,認為不能應付燃眉之急。「等咁耐我都餓死咗啦,政府乜都幫唔到手。」政府應即時輸入內地活雞,才能讓雞販「唞唞氣」。
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衞福局局長楊永強宣布連串改善雞檔風險的建議措施,為減低市民與活雞接觸機會,短期會考慮在街市雞籠裝設膠板阻隔,中期會找尋較大地方賣雞,將空間分為賣雞,貯藏雞隻及屠宰活雞,由於雞檔面積要加倍,預計半數雞檔需關閉,政府計劃向半數雞販收回牌照。政府並考慮在批發巿場內分別存放內地雞及本地雞,但視乎土地供應。
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永立稱,考慮把街巿每月大清洗的次數由一次增至兩次。
九龍城街市雞檔檔主玲姐認為,政府若推行中央屠宰,應最少一筆過賠償五十至六十萬元予因此而結業的雞販。據悉,政府早前與業界磋商收回牌照的賠償問題,當局希望採用收回中環街市檔口的賠償標準,即二十七個月租金,但業界則要求五十四個月。現有活家禽牌照持有人約八百二十戶,以一個街市檔平均月租三萬元計算,政府收回半數牌照,需要動用三點三億至六點六億元。
活家禽批發商會會長徐名團歡迎政府提出恢復入口內地活雞計劃。港九新界家禽批發零售商會會長黃偉泉說,擔心政府打算將街市雞檔數目減半,或令部份從業員失業。
此外,政府宣布,漁農自然護理署即時恢復處理部份國家或地方輸入活雀鳥的進口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