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其首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自訂車牌號碼計劃」,建議本意是要增加政府收入,但後果卻令社會服務的資助減少,影響使用社會服務的普羅大眾。
運輸署把特別車牌號碼抽起拍賣,已有三十一年歷史。拍賣所得的收益會撥入獎券基金,然後再以補助金、貸款及墊付款項形式為社會福利服務提供資助。在二○○二至○三年財政年度,政府拍賣車牌收入約為五千八百多萬元,佔獎券基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是基金重要的收入來源。不過,根據財爺的新建議,自訂車牌號碼計劃的收益將會悉數存入庫房,而不是交給獎券基金,影響社會服務資助。
政府預計自訂車牌號碼計劃每年能為政府帶來七千萬元的額外收入。七千萬元對於整個政府運作開支只是小數目,但卻是社會服務機構的荒漠甘露。上周五,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回應社會服務界有關爭奪資源的憂慮時,反駁說這憂慮實在是「小題大做」,根本就不存在爭資源問題。但他又堅持會把售賣自選車牌所得的金錢撥入庫房,讓「庫房多一毫子便多一毫子」。唐司長的說話前後矛盾,既認為七千萬元不值一哂,但卻又不願把有關收入撥入獎券基金。
相對於整個政府的營運開支,社會服務開支實在少得多;這七千多萬元的收入意義於社會服務界而言便顯得更為重要。我希望政府在向立法會提出有關安排時作出修訂,把計劃所得的全部收益撥入獎券基金,不與民爭利。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黃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