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選舉,台灣政壇有關國民黨買票的傳聞均甚囂塵上。國民黨如今不復財大氣粗,而且在執政民進黨的監視下,就算有巨款可供買票,恐怕也難以全身而退,令國親聯盟選戰之路愈發艱辛難走。
上屆總統選舉,坊間相傳國民黨擲下約二十三億港元競選,其中大多用以買票,但仍未能護送連戰坐上總統寶座。二○○一年立委及縣市長選舉時,國民黨又被揭發向自己的候選人提供約十二億港元經費,其中約五億二千萬港元用於買票。
由於監測大選的調查局等情報機構、調查賄選的檢察機構,已被民進黨接管,國親聯盟難以再大規模買票,因此在競選策略上,只能與陳水扁鬥大灑公帑,允諾執政後提高公務員薪酬、提高社會福利等。結果被綠營指為「政策買票」,開出支票高達約二千多億港元。
對於綠營的指摘,藍營反譏陳水扁在任上不斷擴大赤字,討好籠絡選民,令台灣財政字飆升至約二萬三千億港元,才是政策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