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跟讀者介紹美國的老牌投資專家PhilipFisher。股神畢菲特曾拜讀Fisher的名著《CommonStocksandUncommonProfits》,他在跟Fisher會面後亦被其投資概念吸引,股神曾公開表示:「whenImethim(Fisher),Iwasimpressedbythemanasbyhisideas……」。
筆者為何突然談及Fisher?主因是早前尖沙嘴某著名英文書店舉行大減價,於是筆者到該店「掃」了一些投資書籍,豈料回家後,才察覺有些書籍早已購入了,幸好該店的朋友肯讓筆者更換其他書籍。其中一本筆者買多了的便是Fisher這本《CommonStocksandUncommonProfits》,由於該書換了新版本,筆者一時察覺不到。
Fisher於1930年代已在美國成名,並被譽為現代投資理論先驅,其出道及成名較股神畢菲特還早。同時,Fisher的15項揀股時考慮的要點,在美國常被投資者採用,即使股神亦有參考,故現在跟大家一談Fisher的15點揀股要點。
第一點就是該公司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有沒有足夠的市場潛力,令營業額在未來數年出現龐大的增幅?Fisher指出,有些公司的產品銷路及業務已經開始放緩,但由於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着手(如裁員、減薪等),或其他一次過的特殊因素,令其盈利得以維持短暫增長。可是這些因素無助股價長線上升,故投資者宜將焦點放在其產品及業務發展方面,而不是其他一次過的特殊因素。
第二點就是當該公司的暢銷產品或業務,已到成熟階段,進一步發展空間有限時,其管理層可有決心繼續開發其他新的項目,令營業額維持高增長?Fisher指出,有些公司由於某些特殊因素,令其開發到一些頗受歡迎的產品或業務,促使盈利增加,可是若其管理層並無決心或遠見去繼續開發其他新的項目,則其盈利的高增長可能只是一次過而已。筆者察覺部份香港的企業股,確曾出現如此情況。
第三點,該公司的研究及拓展能力,是否與其規模匹配?此點與第二點相似,由於公司能否維持未來的盈利增長,必須持續拓展及研究新的產品,否則在現有產品銷路放緩時,其盈利增長便無以為繼。
餘下數點留待下周再談,現先談一談港股的形勢,繼TOMOnline(8282)後,昨日中芯(981)上市後亦跌破招股價,反映近期新股必賺的神話似是幻滅,相信對隨後招股的新股有一定壓力。走勢上,昨日港股再度考驗100日線的支持,短期若連12800水平亦告失守,則從日線圖來看,相信要跌至12500水平才有較強支持。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