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個家禽批發及零售商會昨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不租出塑膠雞籠讓本地雞農把雞隻運到批發市場,令今日不會恢復供應本地活雞。代表指摘政府前日只與部份業界開會單方面決定今日復市,並強烈要求政府下周三前交代何時恢復輸入內地活雞,在此之前業界會繼續罷市。此舉令三十萬隻本地活雞無法及時應市。 記者:梁洵瑜、馮永堅
漁護署前天與部份本地雞農開會,決定恢復活雞供應,昨午由雞場輸出活雞,預備今天恢復應市。但大批家禽批發商昨早在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開會,抗議當局沒有作出全面諮詢及不肯恢復入口內地活雞,所以決定繼續罷市。其間本地雞農無法取得塑膠雞籠運雞到批發市場,漁護署曾插手調停,但不果。
漁護署署長陳鎮源昨日傍晚與其中十多個本地雞農及立法會漁農界代表黃容根召開會議。陳鎮源在會後稱,現時雞籠是屬於批發商,批發商可決定讓哪些人使用,署方昨曾主動協調,但不順利,今天會繼續與雞農及批發商開會,希望解決問題。
現時約有三十萬隻本地活雞等候應市,他擔心若繼續罷市,令雞場積存太多活雞,雞隻健康容易出問題。至於雞籠使用問題,他強調署方會研究更改現行做法。
香港活家禽批發商商會會長徐名團批評,漁護署只與部份業界人士開會決定復市,是漠視整體業界,因即使現時輸出本地雞隻,只約有十萬隻適齡活雞供應,數量太少,估計零售價每斤三十元,市民未必購買,所以當局必須盡快恢復入口內地活雞,令供應量充足,業界才有生意可做。
他又稱,業內維持罷市至下周三,政府承諾在當日交代輸入內地活雞日期,若政府仍不決定何時輸入內地活雞,業界不排除採取進一步行動。
批發商會於今日在批發市場靜坐,要求當局訂出入口內地活雞時間表。
黃容根批評,有批發商壟斷塑膠雞籠供應是不合理,漁護署應檢討有關漏洞。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說,漁護署應把塑膠雞籠收歸政府管理,以免再出現同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