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Fund論市:經濟轉佳日股否極泰來

談Fund論市:經濟轉佳日股否極泰來

東京日經指數在2003年上升24%,乃自1999年以來首個報升的年度。踏進2004年,儘管大市升勢略見放緩,但在頭兩個月的累積升幅亦有3.7%;與此同時,令人驚喜的宏觀數據正陸續湧現。這是否意味着日股已結束長達十多年的熊市,重新踏上升軌?

鑑於日本的基本投資形勢利好,日股在2004年應會保持上升趨勢,相比起之前數次反彈,相信是次日股上揚,有較大機會可轉化成持久的升市。

日企盈利能力提升
日本企業與環球增長息息相關,而其主要貿易夥伴的美國、中國及亞洲,近期的經濟數據亦維持穩健。經過近年的重組後,日本企業藉着經合組織國家經濟回升而得益的程度,現已遠高於過往的周期。特別是日本企業的盈利能力亦正日益提升,非金融類企業在去年的經營及邊際利潤可期創出空前佳績,主要受惠於重組的成果。在去年首三季,日本企業的總體盈利已錄得41%按年升幅,遠高於市場平均預測的10%至15%。
再者,日本經濟復甦的動力亦見加強。去年第4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率達6.4%,私人資本投資亦增加6.3%,佔經濟逾50%比重的消費開支則增長0.9%,進一步印證了日本今年經濟將持續復甦。
股值方面,日股現時處於比美股更為吸引的水平。東京日經指數非金融類股份的股價/現金流量比率約為8倍,股價/帳面值比率則為1.6倍。預期在未來六個月內,相對於其他六大工業國,日股表現仍會突出。

日圓升值最大風險
日股今年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在於日圓若再度大幅升值,便會拖累企業盈利增長。雖然預期日圓仍會趨升,但我們相信步伐應會更為溫和。美日兩地息差對美元愈來愈有利,加上日本眾所周知的結構性問題,都會減慢日圓的升勢。
中期而言,鑑於日股已錄得不俗升幅,而經濟復甦持續及企業對前景愈趨樂觀,均意味來年會有更多集資活動。據估計,日本今年整體股票發行量將可達到4萬億日圓,雖較上年的實際發行量大增55%,卻只佔東京證交所總市值約1.5%,與1998至2002年期間的1%至2.1%相距不大。
最近新生銀行(ShinseiBank,前身為長期信用銀行Long-termCreditBank)重新上市,便創出4年來最大規模的公開招股,並於首個交易日大升58%。這是日本金融業改革的重要分水嶺,標誌着一家銀行成功重組的典範,亦反映出投資者對新股上市反應踴躍。
投資策略方面,我們的日本股票組合在2003年一直十分偏重科技、出口、機械及中國概念股。今年以來,吸納對象已擴大至更多範疇,並加入更多本地主導的股份,以充份把握經濟加快復甦及企業不斷調整固定成本所帶來的益處。現時,我們繼續對出口周期股保持偏高比重,對公用、鐵路、製藥及食品等防守類股份則比重偏低。

把握經濟復甦機遇
總而言之,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股市及亞洲最重要的經濟體系,無疑是一個完善環球投資組合中不可忽略的元素。投資者如欲把握日本經濟復甦及中國增長效應為日本企業帶來的好處,除了可投資日本股票基金外,亦可選擇涵蓋整個亞太地區的太平洋基金,藉以分散風險。一些可承受另類投資風險的人士,亦可考慮透過絕對回報基金入市,以便享有投資部署更靈活的優勢。
崔永昌
怡富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
www.jffund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