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市價與面值有分別

理財智慧:市價與面值有分別

債券的實際息率(孳息),可以與債券票面息率有所不同,主要視乎市場利率高低而定。
要是利用現值折換方式,把不同市場利率的狀況計算,便會發覺,債券的價格原來可以高於或低於債券的面值。
如果市場利率同樣為2%,那麼把$10000投入定期存款之中,又或者投放在債券之中,每年也只得回2%的回報,而到期之時,也同樣能取回本金。那麼投資者願意付出的債券價格,就會是債券到期之時所能收回的$10000。
如果再問債券的實際息率又會是多少?答案就是2%,與債券的票面息率相同。
如果市場利率與債券的票面息率不同,那麼債券的實際息率便與債券票面息率有別。

利率低垂債價高
例如市場利率只有1%,而債券票面息率有2%,以債券面值$10000計算,投資者最多願意用多少錢購入債券?答案是付出債券面值多出市場利率的利息。
用回昨天的例子,假若市場利率為1%,那麼債券的合理價格便是$10099,較債券票面值高出$99。(雖然債息較市場利息高出$100,但要一年之後才能收回,經現值折換,債券額外利息收益之現值約為$99)。這就是債券價格在利率低垂的年代,可以較其面值高的原因。
正因為債券所派的息率是基於債券面值計算,而不是債券市價,因此當債券市價高於面值時,其實際回報會比票面息率低。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