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台灣共享前途

美國台灣共享前途

羅伯特.安德魯斯(RobertE.Andrews)

三十年後,不管誰是美國總統、誰是國會議員,也一定會面對另一個超級大國在經濟、外交,以至軍事上的競爭: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沒有人可以未卜先知,但我們有機會在二十五年內影響未來,創造一個環境和狀況,令中國不是變成奉行民主的美國貿易夥伴及盟友,就是成為美國的軍事對手。
台灣民眾的前途,就是美國民眾的前途。台灣百姓今天正面對上述問題。未來二、三十年,我們亦必然要面臨以上抉擇:在寡頭政府面前,我們放棄原則,還是堅守信念?
美國從來不承認,台灣主權應由北京定奪。相反,我們一向承認以下的法律觀點:台灣的主權問題需要商議,並須由台灣民眾、他們自由地選出的政府、以及中國現政府共同達成協議。

我認為我們應當採取「一個中國」政策,但政策的內容必須被海峽兩岸同時接受。倘若台灣的民選政府有一天通過決議,決定與大陸統一,又覺得對民眾合適,我們就應當承認該協議。但如果不可能出現這種協議,一如目前的情況;又或者台灣的民主政府不接受這協議,我們就應承認台灣是自主及獨立的國家。
有些人會說這是不必要的挑釁,會損害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並使我們在未來二、三十年重蹈軍事競賽的覆轍。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想法,而且歷史上已有先例可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直承認蘇聯政權,並採取相互共存政策。八十年代初期,列根總統大幅改變我們對該政策的定位。他在英國下議院致詞,把蘇聯稱為「邪惡帝國」,清楚地表明美國對蘇聯的政策,是要促進該國的民主及人權。這項主張在八二年可算極為激進。之後十年內,蘇聯及其附庸國的專權政制便告崩潰。
出現這種巨大轉變,因為美國對蘇聯實行激進的民主政策。我們對中國也應實行同一政策,創造有利中國民主的條件。

我是否主張軍事對抗中國?當然不是。我是否主張對中國施行好戰的政策?當然不是。但我建議,任何貿易、外交,或有關外國的決定,應當以促進該地區的民主為目標。
我認為,美國應就台灣發出以下訊息:首先要大力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衞生組織。沙士的出現,令這事成為實際需要。假如台灣去年全面參與世衞工作,就會明顯減低沙士的影響。
其次我認為,對台灣售賣武器採取聊勝於無的政策,是一項錯誤。我讚揚布殊政府決定把部份雷達防禦科技轉讓給台灣,亦相信這做法應當更進一步。
這些將會是挑釁行為,大大不同於美國二十四年來的方針。列根曾就蘇聯提出嶄新的主張,而今天蘇聯已不復存在。該地區有不少問題,但仍然具有良好前途及潛力,因為我們當年堅守激進的民主立場。我們現在需要再接再厲。
……………………………………………………
作者為美國新澤西州民主黨眾議員,本文摘譯自他於傳統基金會的演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