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重整○五至○八年度的大學學額分配,備受高等院校質疑,香港教育學院校長莫禮時昨日表明,不同意將大部份中小學師訓名額,轉為只培訓英語教師,若按教資會的建議,會令高等院校淪為傳授語言的訓練中心。
教資會早前向八大發出指引函件,列出○五至○八年度大學學額分配,其中師訓課程變動最大;另提出增加法律學位課程及法學專業證書課程學額。
教院教學人員協會幹事王秉豪日前在立法會上透露,據他所知,一百二十個全日制小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將全是英文科,五百個中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有一百八十個也是英文科;另供幼稚園教師進修的兼讀制幼兒教育證書課程,三百二十個學額將在○七?○八年全面撤銷,只保留全日制課程。
教院校長莫禮時昨出席馬會獎學金頒獎禮時說,教資會調整師訓學額,除教院受影響外,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浸會大學亦受影響。他尤其反對小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全改為英文科,「中文、美術、音樂也需要人手,需要平衡。其他學科出現教師不足,只是時間問題。」
他批評:「我唔想高等院校只變成傳授語言嘅訓練中心。」另外,教院已向教資會表明,反對全面撤銷幼兒教育證書課程。
莫禮時認為,不能怪責教資會,因有關人力推算是由教統局制訂,才交予教資會與院校商討。教統局及教資會昨日均無就此回覆。
另外,馬會昨向十七名本地大專生及八名在港修讀大學的內地生頒發獎學金,每人可得近二十九萬元,演藝學院戲劇系一年級學生王耀祖是得獎者之一,他曾在有線電視主持青年人節目,三年前進入演藝學院修讀,他表示希望用該筆款項到北京及英國進修表演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