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由上月開始進入流感高峯期,衞生署錄得二月份有三十一宗集體感染流感個案,其中二十八宗在學校爆發,合共六百六十名患者,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逾兩倍,該署預期未來數周仍是流感高峯期,市民必須提高預防意識。
衞生署顧問醫生曾浩輝昨日總結今年初傳染病個案,其中二月份流感爆發最為嚴重,共有三十一宗個案,包括二十八宗學校、一宗幼兒中心及兩宗老人院,個案數目較去年同期的九宗大幅增加,涉及六百六十人,主要感染者是學生,並無嚴重併發症及死亡個案,
他形容今年學校爆發的個案明顯較以往多,署方曾在一日內收到二十七間學校呈報,表示因不適請假學生人數增加,需署方跟進,但調查後部份並非流感個案。
由於一般流感高峯期維持六至十周,預料本港在未來數周仍處於高峯期。至於署方會否為學生注射預防疫苗,他重申兒童出現併發症的機會較長期病患及老人為低,而防疫諮詢委員會及世界衞生組織也沒有建議學生接受注射,但家長可自行考慮是否要子女注射。
從流感病毒分析,現時本港出現的流感是甲型巴拿馬及甲型福建型流感,其中以甲型巴拿馬居多,早前橫掃歐美的甲型福建型流感,未見對本港造成嚴重影響。至於今、明兩年活躍的流感,世衞相信是甲型新喀里多尼亞、甲型福建及乙型上海等病毒,故建議採用混合這三種病毒株的流感疫苗。
曾浩輝說,去年底注射的疫苗並不包括預防甲型福建及乙型上海,但署方已特別先行購入約一千支,準備一旦在七、八月爆發流感,會為安老院住院長者注射。
此外,今年首兩個月患阿米巴痢疾的個案明顯上升,一月及二月分別有六宗,合共有十二宗個案,而去年全年則只有十六宗,前年全年更只有五宗。曾浩輝稱,十二名患者全在本港染病,現已康復,調查後找不到患者的共同感染源頭。
由於阿米巴痢疾主要經進食受污染食物或人與人接觸傳染,染病後會肚屙、大便有血;嚴重者會影響肝臟,甚至死亡,故衞生署呼籲必須注意個人及食物衞生,預防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