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練馬師這個職業,很多人會想到簡炳墀及告東尼等深入民心的名字。要投身這個行業,除了要有無比毅力,機遇更加重要。今年唯一入選打吡大賽的華人練馬師葉楚航表示,「無論策騎員、騎師抑或馬房助理,都有機會做練馬師,最終能否成功,取決於形勢」。
據香港賽馬會提供的資料,對馬房運作熟悉的人士,都有做練馬師條件,最普遍的入行途徑就是從賽事見習學員做起。馬會每年夏季會公開招聘賽事見習學員,聘請人數視乎需求,去年馬會便收到約150份申請,但該會未有提供取錄數字。
成為練馬師,第一關就是有「身形」限制。當上副練馬師逾10年,現於葉楚航馬房任副練馬師的李新榮指出,每次馬會招聘賽事見習學員,都會吸引數百人應徵,只有十數人被取錄,要在芸芸者脫穎而出,最重要並非靠自己,而是要看父母的身形。
賽事見習學員的基本要求是,中三畢業,15至16歲,體重在90磅以下,由於做騎師身形不可高大也不能太重,但運動量卻非常大,不能靠節食減肥,所以新學員面試時都會被問及父母的身形,藉此找出「先天嬌小」的學員。
新學員會接受1至2年的基本訓練,其後會保送到英國或澳洲等地受訓,若能爭取好成績,回港後便晉升為見習騎師。
李新榮表示,成為見習騎師,學員便要考慮未來發展路向,要成為正式騎師,需於25歲前贏得60場頭馬,但馬會也會視乎個別情況,考慮提升未合資格者,但不少見習騎師會選擇退居「幕後」,擔任調兵遣將的練馬師。
見習騎師確定朝練馬師發展的方向後,可向馬會商談成為策騎員,負責操練馬匹及馬房的日常運作。至於能否更上一層樓達到目的,要視乎際遇及機會。
現時本地各有25名練馬師及副練馬師、22位騎師,及4位見習騎師。基於副練馬師及練馬師的數目有限,除非現役副練馬師有空缺,馬會才會邀請合資格者申請。
由於被邀請者還包括外國練馬師,故即使有實力,也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葉楚航所說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