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機構公信力下降是誰之過,是《紐約時報》去年爆出記者布萊爾有系統地作假新聞的醜聞嗎?報告指這固然是個大打擊,但公信力下降有更深刻的成因。
「優秀新聞計劃」主任羅森斯泰爾說:「新聞業的公信力在一整代內一直下降,這研究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新聞傳媒陷入惡性循環。當受眾分散,新聞編輯室就削減資源人手,這進一步削弱了公信力。」
報告指出,面對受眾減少趨勢,美國傳媒近年多數以新聞軟性化、煽情化和加強報道中見解成份來應對,但無法扭轉逆勢,公眾評價反而愈來愈低。
過去十八年內,公眾對傳媒評價唯一一次回升,就是在三年前九一一襲擊之後,當時傳媒的報道變得認真嚴肅和不惜工本,但不久就故態復萌,公眾評價亦隨之回落。
報告認為,公眾是不滿傳媒既想吸引受眾又減成本的手法,認為它們只顧賺錢。報告指這十多年來,美國民眾對所有社會建制的信任皆下降,特別是大財團,而多數傳媒正是由大財團擁有。保守派攻擊新聞機構有自由主義偏向,亦可能令公信力問題雪上加霜。
路透社/《二○○四新聞傳媒狀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