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長期病患者勿胡亂按摩

健康地帶:長期病患者勿胡亂按摩

港人愛北上按摩。時下有五花八門的按摩方法,例如穴位按摩、spa(水療)按摩、腳底按摩及泰式按摩等。在資訊氾濫的香港社會,這些不同種類的按摩方法都被吹捧為可用作減肥、保健,甚至有止痛及治療功效;究竟真正功效有沒有被驗證?
曾接受過按摩的人都知道,按摩的確有助放鬆肌肉痙攣,舒筋活絡,消腫止痛。醫學上亦證明,按摩可以減輕長時間運動後的肌肉痠痛。此外,患小兒麻痹的小朋友更能藉按摩刺激肌肉的發展。

或令潛在問題惡化
臨床經驗證實按摩能減輕乳癌切除手術後所引致的上肢淋巴腺阻塞性水腫。不過,鑑於按摩師的資格及經驗並沒有規定,他們亦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訓練,所以市面上一般的按摩治療都是以放鬆、減壓及美容為主。若想於公餘後鬆一鬆,紓緩緊張精神狀態,可以試試按摩。但若是一些自稱按摩醫百病及有治療作用時,我們便須小心選擇。
雖然按摩的醫療效果不容置疑,問題在於消費者如何選擇,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如按摩師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輕則不能治愈,重則反令潛在的問題惡化;以往曾有脊椎前移的患者於按摩後出現半身不遂的先例。若只是為了紓緩緊張及疲勞,其實自我按摩及多做伸展運動其實也有不錯效果。如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應先向物理治療師或家庭醫生尋找專業意見。
撰文:康力物理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