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季來臨,居於上水低窪地區村屋的湯氏夫婦,總會疲於奔命,為防洪工作做好準備。經過多年洪水沖擊,門前小路及斜坡早毀壞不堪,除出入不便,亦恐有崩塌危機。夫婦倆卻沒錢修葺,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助其修茸門前斜坡,好讓他們安度雨季。
湯氏夫婦位於上水的村屋極為偏僻,該村分為「東南西北中」五段,記者在途中多次致電詢問湯太正確位置,她也說不出所以然來,該村村民亦不懂帶路。記者好不容易花了大半小時,才找到湯太的住處。
湯太的丈夫早年由內地清遠來港謀生,她則於十年前來港定居,夫婦育有兩子兩女,當中只有二十一歲幼子在港生活,但他經常在外留宿,平日鮮有回家,其餘子女在內地居住。
五十三歲的湯太表示,他們在九七年以數萬元購下現居,打算作為夫婦養老地方,惟多年來深受水浸困擾。由於他們所處位置地勢較低,每逢雨季均會淹水,水深高達三呎,屋外四周如同澤國,近年政府在附近開設河道疏通雨水,水浸情況才改善。
經過多年洪水沖刷,湯太門前的小路以及旁邊的小斜坡現已損毀不堪,多處呈現輕微崩塌現象,尤其用作保護斜坡的石屎嚴重碎裂,湯太向記者示範以腳踏在斜坡上,鬆軟的泥土隨即夾着沙石滾滾而下。
雨季快要到臨,湯太擔心小路及斜坡難再抵受雨水沖擊,屆時恐有倒塌危險,由於丈夫任職裝修技工多年,夫婦打算自行修葺,惟卻沒錢購買材料。
「因為條小路下面係化糞池,如果到時冧咗就好麻煩,所以我哋打算買啲英泥返嚟,花幾日時間夾手夾腳修補,但係我哋冇錢買材料,𠵱家只係用啲執番嚟嘅磚頭頂住檔先。」
湯太續說:「我先生做散工,早排整親手放咗幾個月假,一個月只得三千幾蚊工傷病假錢;𠵱家佢返工幾日,收入都係僅僅夠開支。」
湯太無奈地說,夫婦平日節衣縮食,為了省卻水費,家中甚至沒有申請水表,只飲用井水,生活清苦。
湯氏夫婦的個案由路德會社工轉介本報跟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湯家的需要,撥款四千元給他們作修葺門前斜坡。
捐款編號:C1310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