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調查了多間銀行的信用卡信貸計劃,發現不少低息優惠計劃設有很多附帶條件或限制,若卡主未按照本身還款能力使用信用卡,可能因減得加,導致累積的借貸額過多,甚至需時數十年才可還清債務。 記者:翁煜雄、鄭豐俊
消委會調查了二十二間銀行推出的信用卡信貸計劃,其低息優惠各有不同,但結欠轉帳、最低還款額、個人化息率及分段利息最值得令卡主留意。
結欠轉帳計劃是針對已有大筆結欠的卡主,吸引他們把結欠從其他信用卡或私人貸款轉至新用信用卡。銀行通常把卡主的還款,先償還利息較低的結欠,而利息較高的部份至最後清還,例如先還結餘轉帳,接着是消費簽帳,最後則現金透支。
有銀行更要求以新卡固定簽帳作優惠條款,而新簽帳額的利息會較高,卡主可能會因此而借貸更多。以去年推出的一間銀行的「0%結餘轉帳」計劃為例,條款便是卡主在首年內每月最少簽帳達結欠轉帳額的百分之五。以結餘轉帳額為五萬元作例子,若卡主選擇全期只償還最低還款額,即使轉帳首年後再沒有簽帳,卡主需要三十三年才可還清全數。
在最低還款額方面,銀行普遍的最低還款額為結欠的百分之五,但在二十二間發卡機構中,十間已把比例降至百分之二點八至四。以五萬元欠款為例,若卡主選擇每月只償還百分之三的最低還款額,還款期更增加至驚人的六十三年。
至於個人化息率,銀行推出的計劃是視乎卡主的個人財務狀況而定,而計算分段利息時,並非整筆結欠均可享低息率,通常可享低息的結欠只佔小部份。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吳馬太表示,該會前年接獲五百五十一宗有關信用卡的投訴,去年及今年首兩個月則分別接獲五百一十三宗及六十七宗。信用卡低息優惠有助卡主減輕負擔,但卡主必須留意有關條款,並視乎個人財政狀況而作出選擇,切勿累積新債,否則會延長還債時間,利息支出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