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 - 陶傑

唐人街 - 陶傑

羅馬市政府下令:不准聚居在羅馬的華人在城中建立「唐人街」——不准華人把本來當地人經營了上百年的麵包店收購過來改為唐人餐館,不准在唐人酒家門口掛紅燈籠,華人店舖的招牌,一定要有意大利文。
是一項德政吧。因為所謂唐人街,特別在歐洲的大城市,是一種癌症。
有唐人街就沒有衞生,有華人黑社會,有數不清的「僑領」掛起幾百個「華商會」和宗親會的招牌,為了爭奪做會長和副會長而展開無聊的權力鬥爭。有唐人街就有福建和溫州的偷渡客、高利貸和娼妓,正如有一座茶餐廳,廚房就會很多老鼠蟑螂。
有了唐人街,中國、台灣、香港的許多老闆就會繼續上大當。他們會收到許多自稱「海外留學」的「高級知識份子」的工作履歷,自稱在美國讀書工作許多年,是擁有所謂「國際視野」的「海歸精英」。他們在面試時,從布殊該不該出兵伊拉克,到中國二○三○年即將崛起為世界強國,國際經濟大勢,全球軍事風雲,用一張嘴皮來沙盤推演,千軍萬馬的吹得一套套,令老闆覺得站在眼前的就是少年孫中山一樣的「人才」,經過時間的證實,原來他們的所謂「海外留學」歲月,是在外國唸過幾年英語學院,他們的「外國工作」經驗,只不過是在唐人街的餐館洗過幾年碟子,他們「對美國人打交道」的專業知識,是多年前在唐人街當侍應時被鬼佬吆喝歧視踢屁股時的自卑感和仇恨心的反彈。
有了唐人街,歐美各城市的政府都會被那一小撮少數民族煩死——當中國的領袖來訪問,唐人街會像一鍋煮滾的熱粥一樣翻了天。兩幫華人舉着不一樣的旗幟和標語牌互相指罵,從唐人街一直吵到機場,又從機場一直抗議到酒店。世界上有幾多個中國,台灣該獨立還是統一,與巴黎和羅馬的中產階級市民有甚麼關係?但因為有了唐人街,華人的無聊政治污染了寧靜的塞納河和神聖的鮮花廣場,就像偷運自東方的一種叫泥蟹(MudCrab)的異形生物,放進了泰晤士河,在河底嚙咬着泥土和崖岸,破壞了那裏的生態鍊和河床。
像一部荷里活電影的名字,唐人街總是BigTroubleinLittleChina。讓幾間中國餐館點綴一座歐洲的城市,豐富了文明的主流,這個世界,沒有了唐人街會更加美好。唐人街的華人既然永遠那麼心念祖國,都要「落葉歸根」,就送他們機票、津貼一筆錢,讓他們回去吧。羅馬是費里民、或極其量是柯德莉夏萍和格力哥利柏的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