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發展專責小組就一些與政制發展有關的法律及程序問題約見團體,更花費三十五萬刊登廣告諮詢市民意見。但就政制發展的具體方案,專責小組並沒有諮詢公眾。政府只在政制改革的周邊問題上製造事端,對政制改革的實質問題、具體方案,特別是○七、○八年的普選問題,卻刻意迴避,不斷拖延。只要看看政府諮詢市民的三大原則、五大法律問題,便會發現這些諮詢不着邊際。
舉例說,對於「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份」的理解問題,事實上,香港人早已接受「一國兩制」的安排。他們希望有權選出自己的領導,並透過改革制度解決現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香港人從沒要求獨立,亦並非與中央作對。因此,有些人將香港人的民主訴求等同獨立,實在是強詞奪理,脫離現實。政府就極少人質疑的「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份」的原則諮詢港人,實在令人費解。
又例如政府就「實際情況」及「循序漸進」兩個名詞的理解諮詢市民意見。這些問題早由《基本法》起草至今十多年來一直有討論,這類原則性的問題其實並沒有一定客觀答案。但即使政府認為有需要就這些問題諮詢市民意見,亦毋須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事實上,政府可以同時就原則問題及政改的具體方案作出諮詢,兩者間並無矛盾;若政府不是刻意拖延普選的問題,便應回到正軌,立即就政制改革的具體方案一併進行諮詢。
自從一月十六日專責小組拋出三大原則、五大法律問題後,首先便有「護法」開腔,將政治理念的大原則法律複雜化,再配合多名極左人士,提出狗餅論、沒有共產黨便沒有新中國論、鄧小平的愛國論等,將本來極理性的普選訴求變為極為情緒化的愛國教育。
這些文革式的批評,目的似乎要向香港人發出警告:在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中,不要選出「不愛國人士」擔任立法會議員,亦不要妄想二○○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中央更不會容許「不愛國人士」出任行政長官。但是,如果中央認同大部份香港人是愛國的話,大家便毋須擔心,愛國的香港人根本不會選出不愛國的議員。
筆者深信香港人具高質素的民主素質,延續五十萬人的汗水,必定能防避一場極左的攻勢,用不亢不卑的精神,鍥而不捨地爭取○七、○八年普選的意願。而最近胡錦濤主席更呼籲「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團結進取,排除干擾,克服困難」。
因此,當前急務是政府應立即向市民提出一個政制改革諮詢的時間表,並發表一份列出不同政制改革方案的諮詢文件,將情緒化的愛國討論,代之以理性、公正的公開諮詢,以反映大部份香港人的普選訴求,讓政制改革回到務實及理性的討論。
……………………………………………………
鄭家富 作者為民主動力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