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三療法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健康地帶:三療法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前列的一個分泌腺器官,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荷爾蒙。甲狀腺素有兩種:三碘甲狀腺素(T3)和甲狀腺素(T4),對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影響着人的生長發育、代謝速度、心臟、神經系統等多種器官功能。若甲狀腺分泌過量的甲狀腺素,身體新陳代謝便會比正常狀態加快,因而產生連串相關症狀如心跳加快、體重減輕、神經緊張、多汗、手震、怕熱、失眠、月經減少等,此病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服藥後發燒或受感染
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原因,最常見是因整個甲狀腺過度活躍,這稱為格拉夫氏病,較常見於年輕女性及近親中患上此症的人。甲狀腺局部性腫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腫瘤都是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病因。
治療上分為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利用抗甲狀腺激素劑卡比馬唑或丙硫氧嘧啶,這兩種藥能抑制甲狀腺合成甲狀腺素的功能,使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減低,治療時間一般要連續一年至一年半,較常見副作用是皮膚搔癢或皮疹,較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有減低白血球數目,因而令身體易受感染,故在服藥期間如有任何發燒或受感染的症狀如喉嚨發炎,便要立即通知醫生。
由於已存於血液中過多的甲狀腺素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消耗,相關病徵或要在服藥後數周至數月才能紓緩,所以有些病人需在這個時段服用一些能更快紓緩病徵藥物,最常用的是s受體阻斷劑,它能減慢心跳和改善手震的情況。
至於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多用於病情不受藥物控制和甲狀腺腫瘤上,此項治療會破壞甲狀腺的正常功能,有機會導致甲狀腺功能過低,屆時患者需服用甲狀腺素來補充,以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