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所大學的教職員會及學生會代表,在昨日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批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已由作為院校與政府間的橋樑,變為透過撥款干預大學自主及學術自由的「老闆娘」;他們擔心不聽指令的大學會被「陰乾」,重演多年前的「鍾庭耀事件」。
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主席岑嘉評要求港府仿效英國,解散教資會。
引起大學師生如此焦慮,是教資會在早前公布的大學角色分工報告中,提出在二○○五至二○○八年度撥款年期,先扣起八間大專院校一成撥款,院校在期內必須符合所定的角色要求,才可獲發還該一成款項。
香港教育學院教學人員協會幹事王秉豪在會上批評教資會已淪為教育承判商,「只會聽命大老闆(教育統籌局)嚟開辦課程。」
王秉豪表示,知悉校方在教資會的要求下,○五至○八年度的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學額每年將多達三百個,他形容這是「大躍進」式指標,擔心中、小學校不能全部吸納畢業生。
另外,中文大學教師協會代表張雙慶教授批評,院校在爭奪研究生方面有惡性競爭,將收生時間由以往的五、六月,提早至年初,影響仍在學的本科準畢業生;有院校更要求獲取錄的學生交五千至一萬元留位費,如日後放棄入學,將不獲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