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生劇社為紀念沙士一周年,與中英劇團合作公演話劇《留守太平間》,他們正籌募五萬多元,希望免費邀請三百名醫護人員及一百名醫科生觀看,借此向醫護界致意,現尚欠經費二萬多元。有份籌辦今次活動的三年級醫科生楊鼎基(左)與凌家健(右),希望醫生行醫的理想,可以像一團火地燒下去。 撰文:冼麗婷 攝影:陳亮華
在中大醫學院三年生活,令我最深刻的,有三件事情。第一件,是鍾尚志院長辭職,同學都捨不得他。
我曾經跟鍾院長學習外科,有次他教縫針技巧,最後要打結,我笨手笨腳,於是,他插手拿起線尾:「咁樣綁,係唔係呀!」我再試,又失敗,他半罵半笑:「唔係咁呀!」之後再重複示範,並叫我買鞋帶回家練習。
………………………………
第二件,我到瑪嘉烈醫院實習。一位八十來歲婆婆手上的「黃豆仔」(吊鹽水的針口位)漏鹽水,我替她處理,問候她幾句。第二天清早,婆婆的病床圍了布簾,原來她肝病惡化,正接受急救。其間,我聽到布簾內的高級醫生對實習醫生說,婆婆不行了:「用方法盡力救,不過,makesureshedieinpeaceanddieindignity(要確切讓她安詳、尊嚴地死去)。」
最後,婆婆走了,床上留下初次見到她時戴的啡色冷帽。短短不到二十四小時,人的生命原來這麼脆弱,這是我第一次在醫院接觸死亡。
………………………………
第三件,是我的好同學凌家健在威爾斯醫院實習時的經歷,他遇到一位女教授。她出名個性剛烈、作風強硬,好straight(直率),凌家健起初有點怕,直至跟她巡病房,才發現她有溫柔的一面。女教授在一位婆婆病床前看過病歷後,很細心吩咐醫護人員:「已經無辦法嘞,畀多啲tlc佢啦。」
凌家健問人甚麼是tlc?那不是藥,是病房裏的簡稱,即tender,loving,care(溫柔、愛與關懷)。其實,女教授對病人很好,學術成就很高,是個「好叻」的女醫生。去年十二月,凌家健也曾跟沈祖堯教授巡視威院8A病房,他說裏面已經沒有緊張氣氛,但病人看到沈教授,就如看到明星般興奮。
我與凌家健都這樣想:好的醫生,可以帶給病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