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沙士」之後至今,甲級商廈平均造價大升70%,但原來乙級的升幅更驚人,竟達80%,個別更升逾一倍,並錄得「摸貨」成交。業界指出,原因是乙級商廈涉及銀碼較細,吸引部份投資者入市。
美聯商業部區域經理郭漢釗表示,個別接近核心區的乙級商廈,如灣仔新銀集團中心,以及西環干諾道西118號,現時造價較去年「沙士」期間的低位,大幅反彈1.27倍及60.2%。兩廈同錄得「摸貨」成交,如後者一個低層約1300方呎單位,2月初以221萬元成交,月中即以273萬元「摸出」,兩周賺52萬元,升值23.5%。
郭漢釗稱,現時甲級商廈每方呎造價約6000至7000元,但乙級則徘徊1000至2000元,更有升值條件,料仍會吸引投資者轉投乙級商廈。
中原商業部高級營業經理梁志峰表示,在甲級商廈買賣活動稍為放緩之際,邊緣區的乙級商廈因交通配套、觀景及質素可媲美金鐘及中區甲級商廈,造價又相對偏低,故能率先獲投資者垂青吸納,將造價推高,甚至「摸貨」獲利。
不過,梁志峰認為,甲級商廈經過一輪急升後,要待租金進一步上調,支持造價繼續向上,才能帶動乙級商廈造價同步上揚;否則升勢會出現阻力。
然而,業界指出,乙級商廈因位置、質素及租金不及甲級商廈,長遠計表現始終會相對遜色,估計今年上半年,甲級商廈造價可升50%,但乙級只得30%。
記者:李憧妮